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金瓯重圆(260)

作者:一只小蜗牛 时间:2025-08-01 21:43:38 标签:强强 重生 HE 宫廷

  过江之后,他没有急着退去,果然不出他所料,雍人调动起军队要向他还击。驻守江夏重镇的雍人秦远志开始沿江东上,原本在汝阳附近的熊文寿也同样东进,最让狄庆关注的解定方似乎因为距离太远,按兵不动,秦良弼却已移师河南,似乎是为着防备元涅军。

  还有最后一人,陆宁远,率领约一万来人,听说多是骑兵,正星夜北上望他而来。

  看见这个名字,狄庆愣了一愣,问旁人:“当初狄吾可就是死在此人手上?”

  他所率东路军中有几个曾是狄吾的部下,闻言不由想起当初在睢州城外的那几次苦战,点头应是。

  按夏人规矩,主帅战死,这一军当中的大小将领都要连坐,只是狄吾实在是他大夏南下以来战死的官职最高的大将,又是皇亲国戚,要是不折不扣地连坐起来,东路军的将官怕是要少三分之一。

  当初摄政王顾念着将才难得,狄吾又是轻敌而死,便只是给他们各自贬官削爵,饶了他们性命。这会儿众人听见狄庆重提此事,不由面上无光。

  狄庆见自己没有记错,点点头,“看来这人有几分能耐。”没有多提此事。说完,他见帐下一人涨红了脸,好像火烧一般,向他看去,却见原来是一个叫呼延震的,便问:“你知道他?”

  呼延震出列道:“俺恨不能生啖其肉!”

  当初因为走脱了刘钦,他被降为普通士兵,后来在狄吾手下,好容易凭战功升为佐领,结果因为狄吾之死,竹篮打水一场空,又变回士兵。这两年间他立功无数,终于重新升为参领,手底下又有了千八百人,听见陆宁远之名,当即怒火上卷,想也不想便把话说了出来。

  “末将愿领一军前去!”

  狄庆因为见识过他作战勇武,对他颇为喜爱,因此也不恼他出言无状,不知深浅,笑道:“不急。既然是难啃的骨头,就留到后面再啃。”

  他与狄吾不同,狄吾如果听说谁不好对付,定然当先奔着那人去,对其他人瞧也不瞧。狄庆比他年长几岁,又立功心切,绝不愿在阴沟里面翻船,因此也就没必要做意气之争。

  既然陆宁远知兵,那就先把另外两路雍军灭了,让他一个人独木难支。不然先对付陆宁远,万一被他拖住,难免要遭另外两路雍人围攻。他虽然不怕,却也没有必要给自己找这种麻烦。

  “算算路程,秦远志走水路,应该最先到达。他为等其余路雍军,定然避而不战。”狄庆拿手敲得帅案“嗒嗒”作响,“我看可以北上佯作撤退,雍军三路合围,看来是决心要和我打,秦远志必不会坐视不理,只能被迫与我交手……”

  “只要诱他出来,”狄庆摊开手掌,向内一攥,“弄死他就容易了。先灭他这一军,再打熊文寿,最后是陆宁远!”

  建康那边,刘钦日夜关注着前线消息。

  发来的军情原本都是夏人动向,前线各军移动到哪里等事,有大约十天的功夫,两边都没有开战的迹象,狄庆也没有主动撤退。

  后来秦远志报告,狄庆军向北移动,似乎是有撤走的打算。因调兵时刘钦就做了一应部署,又军情如火,他不及禀告朝廷,为阻止狄庆逃出雍军三面张起的大网,只得率军沿途稍做骚扰,缓其兵锋。

  他虽然是先斩后奏,但所为也合乎刘钦本意。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狄庆麾下骑兵的脚程,如果秦远志观望不动,写信到建康请过刘钦的旨意,再等旨意发回,照章办事,到时候狄庆别说过江,恐怕连襄阳都已走过了。

  刘钦收到军报,在心中暗忖:此人倒是个敢任事的。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因秦远志久在外镇,上一世时刘钦就对他不甚熟悉,唯一的印象便是他为将十分寻常,除去出身乃是开国巨勋之后外,似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用他时本来有几分忐忑,此事之后,倒对他颇为嘉许。

  他即刻让人拟旨回复,赞许其所为,叮嘱他小心行事,不要孤军独对夏人,务必等其余两军到达再战。

  可是秦远志处最后一份军情送来后才过半日,马上便有败报传来——他所部遭狄庆攻击,已然大败!

  这消息来得好快,刘钦一度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不肯相信,让内侍再读一遍,脸上登时褪了血色。

  并不是他连一场小败都接受不得。秦远志只有数千人,就是全军覆没,放在整个雍军当中,也不算多么大的损失。

  可是这一路兵败,便一下打乱了他全盘的部署,狄庆要是就此一路向北,再度过江,那他大雍便要当真眼睁睁瞧着他在自己领土之内自来自去,又束手无策了!而狄庆要是仍旧不退,则随后要到的熊文寿部和陆宁远部……

  刘钦心中一乱,从桌上摸到杯子咕嘟嘟喝下一盅水,强自冷静下来。秦远志是如何败的?现在还不知道。他究竟损失多少人马、现在还剩下多少可战之兵、被击败后退走何处、狄庆击败他后又去了哪里,因山水相隔,这些消息还无一传来,只能慢慢地等。

  而先前定下的作战计划要不要变、如何变、熊文寿和陆宁远部究竟是否要继续往前,这些问题一齐压在了刘钦心上。

  他从不敢小瞧了夏人,可是先前一战而击溃十万叛军的大胜让他多多少少有些忘了同夏人的战争是何等残酷,哪怕明明做好了谋划,可临战总让他们杀一个措手不及,毫无还手之力。

  秦远志如何就败得这样快,狄庆到底意向如何……刘钦连忙召几个知兵的大臣入宫商讨,在点人时,忽然想到现在远在湖南的周章。

  周章一介文人,妙笔写得一手好文章,当年一举高中榜眼而点翰林,可他在朝野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反而是通晓兵事,每每谈论军机,总有真知灼见。

  刘钦曾不怀好意地想,或许他是纸上谈兵之徒,只有一张嘴而已。但这次周章到衡阳后,便就地练兵、修缮工事,以一城而拖住叛军一路;更又广发公文,号召各地反正;在陆宁远击溃刘骥主力之后,不仅抢在他们前面当先收复了长沙,而后更又出兵截住渡河逃回的叛军残部,可说此一役他虽不是首功,却也称得上是力挽狂澜、功不可没。

  这是两世来周章第一次亲自调动大军,刘钦虽然不愿承认,却也不得不把之前的念头压了一压。

  现在与夏人初战不利,他忽然就想起周章之前上的那封反对出兵的奏疏,心里一阴,马上复又振作:周章以为不可一战,那他就偏要打一场胜仗,看一看他们两个到底谁是对的。

  他这些天忧劳过剧,眼前已只剩下模模糊糊的光影,仅能分清白天黑夜,东西摆在眼前,他却连形状都看不清楚。

  可他性格刚厉,越是如此,越不想让人瞧见异状,仍像平时一样,每两日一朝,从不缺席,上朝时仅凭之前的记忆和眼前的寥寥光影,知道哪有台阶、哪是御座,才勉强不露端倪。虽则如此,仍有时哪一步没走好,脚底踉跄一下,他自管不动声色,也不知旁人如何揣度。

  自从眼疾复发以来,他便甚少私下召见大臣,这次是因新传来的败报不欲让太多人预闻,又需要尽快议出个结果来,这才破例。因徐熙之前的密奏当中有许多为常人所不曾虑及的内容,刘钦也同样叫上了他。

  刘钦故意让人将椅子摆得离自己比平时远了许多,但这几人平时都少有入宫单独面圣的机会,因此并没察觉,问对时战战兢兢,几乎不敢抬头上看,也就不曾察觉刘钦有什么异常。

  只有徐熙胆比天大,因平日里就对刘钦时不时暗中打量,马上便察觉不对,刻意多看了他一阵,刘钦却没有什么反应,徐熙不动声色,心里却吃惊已极。

  刘钦岂是好脾气的人?让人这样不知死活地打量,他不当场发作,要么是他此刻心情大好——这一点可以排除了,要么是他并没发现。被人这样瞧着,如何还能发现不了?

  徐熙想起他曾听说刘钦在江北夏营里,曾被毒瞎过眼睛,后来虽然治好,但回建康之后也曾复发过一次,现在瞧他如此情态,莫非……

  刘钦忽然问:“徐卿,你怎么看?”

  徐熙整整心神答:“臣以为还是暂命各军依托坚城,观望不动为上。”话音刚落,却已后悔。

推荐文章

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贪心无厌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嫁给懒汉之后[种田]

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黑布隆冬

榻上臣

我与狸奴不出门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金瓯重圆

裂竹帛

[重生]雍高帝纪

上一篇: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