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金瓯重圆(143)

作者:一只小蜗牛 时间:2025-08-01 21:43:38 标签:强强 重生 HE 宫廷

  打到七八十下,旗总还是半点不吭声,也不低头,梗着脖子只盯着陆宁远看,让他好好瞧清自己挨打的模样。陆宁远也如他所愿,并不转开头,眼睛始终落在他身上。

  先是韩玉看不下去,跪在地上向陆宁远求情。紧跟着就连刚才告状的那个百姓也瞧得不落忍,求陆宁远别打了。陆宁远全都不睬,只站立不动。

  等一百军棍一棍不差地打完,他才让人扶起受刑的士兵,自己走到校台上对下面道:“你们或许想,张康是为军中缺粮才这样做,我对他以军法处置,是不近人情。”

  他所说的张康就是挨打的那个旗总,现在刚被人从长凳上扶起来,已经站不太住,让人架着两边臂膀才能勉强立着,听了这话,奋力抬了抬头,却没抬起来,嘴里一条条地往下掉血。

  韩玉扶着他,一张脸涨得通红,胸口使劲起伏着,盯着陆宁远瞧。

  窃窃私语声想起来,陆宁远只作不闻,继续道:“营里许多人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你们从军之前,往往也是力田为生,终岁辛苦,仅得一饱,田里所得上缴官家,剩下的才是自己,剩下一分,来年便有一分活路。”

  因他选兵时,便往往摒弃城市油滑之人,留下肯出力的庄稼汉子,此话说来,台下许多士兵均不禁心有戚戚。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投军,就是因为连这最后的一分生路也被人夺了,不从军就要饿死,哪里不懂陆宁远所说?一时都安静下来,听着他后面的话。

  “如今各位不再种田,每日所食、身上所穿,都是从何而来?固然是皇恩浩荡,但你们心里知道,这些都是和你们一样的贫苦百姓一粒粒种出来的,一匹匹织出来的。我们吃的是官家的粮,也是百姓的粮,穿的官家的衣,也是百姓的衣,我等军人以御虏为职,既报君恩,亦是报百姓衣我食我之德。”

  “百姓胼手胝足,以供养我等,便是望我等能保境一方,使其得以安居,免受夷狄盗贼之害、颠连鞭朴之苦。而我却诛求无已,反虐其身,害民暴民,绝其生路,便同盗贼有什么区别?我等究竟以何立身?”

  “你们的父母兄弟也在田里,若是他们一年劳苦,所得粮食十之六七拿来给了官家,他们辛苦供养的官军却不去杀敌,穿着他们供出来的衣服,拿着他们供出来的武器,反过来抢他们的粮食,还对他们兵刃相加,换成你们,你们干不干?”

  “不干!” “不干!”

  兵士齐声大喊。许多人被触到心中隐痛,不禁泪下。

  “各位都知小民过活之苦,我今日所说,你们定能明白。”陆宁远恳切道:“我等俸禄粮饷,一分一毫都是民脂民膏。平日里每一逢敌,若不实心作战,都是在榨别人的心血,训练时凡不出力,那便是在鱼肉百姓。我等不力田、不渔猎、不事生产,却得千家万户之供养,以有今日,若不能保民安民,有何脸面立于天地之间?虐民害民,更何异禽兽!”

  “如今军粮短缺,我已在想法筹措,半月之内当有消息。就是筹措不得,也不过是和大家一起,两顿减做一顿,干的换做稀的,宁可饿死,也决不掳掠百姓一粒粮食。就是渡过眼前这关,凡我所掌军队,日后也是这条规矩,无论何时都不会变。有不能接受的,这便站出来,随这一旗一道除名,不必受军棍,发给银两一一安置,绝不勉强。如果留下,日后一旦触犯,莫怪军法无情。”

  没有人动。忽然,张康拂开旁人跪倒在地,吐着血含糊道:“属下,属下——知错了!求——您留下属下,将……将功赎罪!”

  刚才受刑的其他人也一齐跪倒,不肯离开,纷纷求陆宁远收回成命。陆宁远却摇头道:“军法如此,绝无通融。你们若是有心,往后可往别处从军。”

  受刑的这十来人,刚才哀嚎者有,却没有哭的,这会儿反而有人急哭,说什么都不肯走,一定求陆宁远让自己留下,哪怕只当军中仆役也行。

  之前陆宁远沙汰士卒时,他们都是被留下的那些,见被淘汰出去的人,有些哭着喊着不愿离开,那时他们在旁边看着,颇为感慨同情,却也知道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反而为自己能留下而颇带庆幸。如今他们触犯军法,被赶走的换成他们,这才知道个中滋味,除去这一军之外,天底下还有更好的去处不成?不会有了。一时纷纷跪地磕头,希望陆宁远回心转意。

  可陆宁远的心是铁打的,只摇摇头,一面让人给他们包扎伤口,一面取来名册,将这十几个人一一除名。

  张康一时大恸,放声大哭,直哭得摧心剖肝,忽然吐出一大口血,就此栽倒在地。

 

 

第98章 

  几天后,韩玉的密信呈在刘钦案上,上面详细记载了那日陆宁远营中发生的事。

  韩玉是勋贵子弟,从小不说是锦衣玉食,起码吃穿上从没短过,生长京城中,玩伴也都是朝中各个大臣的子弟,从没听说过天底下竟然会有人饿死。

  于他们这些人而言,粮食从不是地里长出来的,而是朝廷发的、粮店里买的、袋子里冒出来、饭碗里涌出来的,每天到了时间,自己就摆在了饭桌上面,就像每日日出鸡鸣,乃是自然之理,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稻黍稷麦菽摆在桌上,谁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知道能吃而已,吃饱了,筷子搁下便走,哪管剩没剩下。

  这次随陆宁远出兵,就同从前第一次离京时的刘钦一样,他也见到了许多从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想都不曾想象过的景象,别说知道了有人会饿死,就是自己现在每天也难得一饱。

  一开始他想,粮食没了,那去买就行了,后来才知道,竟然会有拿钱也买不到粮食的事。于是他又想,他们是朝廷官军,别说他们买粮时是真金白银地掏钱,就是一分不给,百姓身为大雍子民,给他们提供粮食,那也是责无旁贷的事,难道还能让他们这些官军饿着不成?

  等听说这些刁民居然暗中帮助翟广,有人背负着袋子徒脚走几十里路给他送粮,对他们官军却支支吾吾,百般推脱,一粒粮食都不肯给后,他更是怒不可遏,觉着这些人和流贼同流合污,说明也是流贼,全都抓了也不会抓错,几次劝陆宁远雷霆手段整饬一番,也是杀鸡儆猴,给其他刁民做个榜样,陆宁远都置若罔闻,惹他终日气鼓鼓的,就想给刘钦告状,但惦记着临行前刘钦的嘱托,为了行事之密,除非有紧急之事发生,不然每十日才传递一次消息,以免信件来往太频惹人注目。算算时间还没到,只好一直自己生着闷气。

  后来终于到了他可以写信的日子,他深夜不睡,找了个僻静处,偷偷写好了给刘钦的密信,等要发出时,自己重读一遍,登时一惊,将信凑在烛火边烧掉,然后又展开张纸。刘钦不许他掺杂个人好恶进去,只能记述,不可评判,曾经还为此批评过他,给他羞得一身热汗。

  他写的时候还不觉着如何,等写完重读,才发觉犯了忌讳,第二稿时便着意控制,尽量只记述这些天所见情况,自己瞧得上的瞧不上的都写进去。这次写完,他重读一遍,自觉没问题了,才松一口气发出。

  刘钦收到的最新一封密信最后,记述的就是陆宁远驱逐那一旗强买民粮的士兵的事。韩玉似乎认为此事非同一般,在信件最上面做了一个标记,以做提醒。

  他牢记刘钦的吩咐,几乎没掺杂什么情绪进去,但落墨很重,仔细看时,因为激动,一些字写得颇为潦草,而且不避烦渎,几乎是将陆宁远那日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原封不动地默写下来,足足费去数页纸,如此举动已足以让刘钦窥见其意——因为他读过之后,也和韩玉是一般想法。

  先前得知陆宁远在邹元瀚已处必死之地时救下他的性命,他放下密信,便感慨半晌,虽然没有听到陆宁远对李椹解释的那一番话,但陆宁远心里想着什么,其实他多少也能猜到。如今再收到这一封信,他先草草读过一遍,登时一凛,收去刚才的漫不经心,下意识肃然了面孔从头重读,这次一字一句看得十分仔细。等读完之后,不觉怔愣,缓缓从桌案前起身,把信纸拿在手上,站在窗边慢慢又读了一遍。

推荐文章

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贪心无厌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嫁给懒汉之后[种田]

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黑布隆冬

榻上臣

我与狸奴不出门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金瓯重圆

裂竹帛

[重生]雍高帝纪

上一篇: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