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金瓯重圆(237)

作者:一只小蜗牛 时间:2025-08-01 21:43:38 标签:强强 重生 HE 宫廷

  等人走后,他喝了一壶茶,凉了凉脑子,叫来岑秋吩咐一番,岑秋赶忙点头哈腰地去了。

  之后岑二爷几乎没再关心这事,说到底,周维岳不过是只小虾米,能翻得起多大的浪?他日理万机,没空和这个人杠上。

  岑秋按他之前的吩咐,一面联系魏大,命他把牙咬紧了,不要胡乱攀咬,一面暗示人去敲打敲打那些被周维岳招来的百姓,让他们想起来谁才是江阴之主,谁是真正左右他们命运的人。另一面,县衙那边他也打好招呼,除了倪小林之外,还有那些个主簿、衙役,要么是他们的狗,要么是欲做狗而不得的,在他们的“左提右挈”之下,不怕周维岳还能做得甚事。

  果然,不出数日,周维岳就被迫放了魏大,而且连他砍断自己手指的事情都没追究,好声好气地将人送走了。比起方明俊而言,他的骨头就软得多了,也好对付多了。

  很快,周维岳就被叫去常州府,说朝廷有旨意下发,要常州府下辖各县县令都要去,旨意中没有说桓龙该如何,他怕周维岳路上有失,便同他一道去了。

  临行前,周维岳对倪小林等人交代政事,倪小林听得不住点头,答应得恭恭谨谨,可眼睛里透出来的意思却是高兴他可算要走了,只盼他再也不回来才好。周维岳瞧出来了,却没说什么,和桓龙一起登车离开了。

  倪小林他们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也有原因。按他大雍的规制,一县的佐贰官虽然是县令下属,名义上需要听令于他,但其实不论升贬调动,都不归县令管,而是归巡按御史管。换句话说,倪小林他们另有靠山,因此自然有不理会他的底气。况且退一万步讲,就算按官职,倪小林需要听命于他,但在这江阴县,许多事情都与寻常地方不同,不能以常理推断。

  周维岳坐在车里,眼望着窗外。除去桓龙和他带来的几人之外,整座江阴,似乎只有他的敌人,没有一个同道,就连那些被欺压已久的百姓,也不肯同他站到一处。放眼茫茫宇内,他似乎只有孤军奋战,但他心里知道,不是的,他绝不是一个人。

  许多人嘲笑他,说他一开始调门起的那么高,最后还不是草草收场,像送大爷一样把魏大送了出去。还有人暗地里瞧他不起,说他费尽心机搞掉了陈执中,在天子面前露脸,可是最后如何?还不是被赶到江阴来做这个小小县令!这些话没有传到周维岳耳中,但在他与江阴县的各僚属告别时、当他来到常州府,在官府准备的馆驿中下榻时,在那些下属、同僚、上司,甚至打扫房间的仆役脸上,却看得一清二楚。

  同在常州为官的一些同僚看他毕竟放了魏大,似乎也不是全然不识时务之人,想同他打好关系,便请他赴宴。周维岳自己也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些情况,便没推拒,欣然前往。

  可惜大家对他仍有戒心,席间都是些口水话,说出的一字一句都围着要害打转。周维岳听得不耐,偏偏同僚又趁此机会开始劝他,说什么官场之道在于和光同尘。

  周维岳为官最恨的便是“和光同尘”四字,当即道:“水有清浊,色有朱紫,人有良莠,道有同异。盘古开鸿蒙,阳清上而为天,阴浊下而为地,若是当初和光同尘,现在仍是混沌为开,岂有天地万物?”一颗硬钉子,将所有人扎了一扎。

  同僚无言以对,互相瞧瞧,均觉着他不识抬举。宴席到了这个份上,再继续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正要散开,朝廷的使者便到了。

  岑士瑜已经提前给常州府的长官秘密打了招呼,所以对朝廷使者过来宣谕的事他们心里已经多少有了点数,其他各县令却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但料想常州府提前把下辖各县长官都叫来,应当是有大事要宣布,均跪在地上,屏息凝神,等天使宣旨。

  京里来的使者,宣旨时自然是公事公办的语气,看不出心中所想、好恶如何,但就是这样平着声调读出来的话,落在众人耳中,便好像天雷一般,一时间,众官趴在地上,只是面面相觑。

  诏书开头,措辞可说是严厉至极。年轻的天子质问说朝廷命官竟然被人当街殴打,还投入监牢,险些丧命,更又被歹徒砍伤,他江阴难道不是他大雍的一地,难道这里就没有王法不成?一定要严惩歹徒,有族夷族,不许姑息,谁敢包庇,一罪同论!

  哪怕相隔百里,天子之怒仍是扑面而来。众人心里打鼓,不知道接下来天使还会再宣读什么。

  紧跟着,使者又宣布了几条,果然一条比一条更引人心惊:朝廷更换了本省的巡按御史,换成了崔孝先之子崔允文,不日就要赴任,进入常州;皇帝下令从外省调来一个千户,带兵进驻江阴,不听常州知府调遣,只特许周维岳一人调动;还有最后也最重要的一条:皇帝下令要开始在江阴县清查田亩、清丈土地、厘清各项税负、调查历年账册,命周维岳三个月之内完成,为此已派出能吏十名,协助周维岳办事。

  使者读完,谁也不看,最后道:“周大人,接旨罢。”

  众人正怔愣间,周维岳从一片片跪倒的官员当中独自起身,从天使手中接过圣旨,高声道:“臣周维岳领旨!”

 

 

第167章 

  几天之前,周维岳便感在江阴做事阻力极大,魏大恐怕不得不放了,他怀着忧虑,向在京城的薛容与去了一封信,既是问计于他,也是希望他能援手相助。

  信使往来往往迁延时日,没想到朝廷的反应竟这样快,才过几天,就有了这么大的动静。

  因为薛容与的私信比朝廷使者还要晚一天到达,可见早在周维岳去信之前,朝廷就已经有所筹划了。周维岳心中愈定,拆开私信,上面薛容与非但将他即将在全国推行的改革透露给他,还详细交代了希望他在江阴做的清丈之事,预设了许多可能出现的情况,对他多有嘱咐。信件末尾,转述了刘钦对他的问候,表示这封信已经给刘钦过目过,刘钦问他手指情况、还问需不需要京里的大夫。

  周维岳不敢耽搁,连忙提笔写下回信。他的手指已经断了,就算京里来人,也不可能接好。虽然现在因为天气炎热,创口结痂处又是血、又是汗,迁延不愈,还流了脓,但这等事实在没有必要拿去烦扰天子,便说自己手指已经好了,让刘钦千万别挂念自己。

  刘钦的关心于他现在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影响,但他更换巡按御史、调入外省驻军的举措可说是举足轻重,只这一道旨意就将江阴乃至于整个常州府的天变了一变。

  常州府书的官员,原本颇有些冷眼旁观的意思,看周维岳也只当他是在瞎折腾,是在邀名邀宠,心里并不怎么当一回事。可是这一道旨意下来,就是最迟钝的人也看出来,这事远没有这么简单。

  皇帝是站在周维岳背后的,他不派别人,偏偏派这么一个人到江阴;不派周维岳到别的地方,偏偏派他到岑士瑜的老家,并不是寻常的安排,而是用心极深。圣心难测,可也总有个倾向,如今已是越看越分明了:皇帝看不下去岑士瑜,要对他出手了。而他们这些人,到底该上哪一条船?

  按说为人臣者,自然理应如葵藿向日,除去忠于天子之外,不做他想。可是岑士瑜在常州,那才是真正的皇帝,得罪了朝堂上的天子,目前看也未必如何,但得罪了岑士瑜,那可是有着许多前车之鉴。

  那么,在这样一道严厉的旨意发来之后,还要继续在岑士瑜的船上硬挺着么?风浪会不会卷进船里、会不会哪天一下把这船掀翻?要是最后真是岑士瑜斗败,皇帝大权独揽,岂不是扭过头就要清算他们这些人?

  说到底,臣不与君斗,他岑士瑜再如何权势熏天,能踢开刘钦,自己做皇帝么?不、不……现在刘骥兵马强盛,一路上高歌猛进,已经又破了数县,朝廷平叛军只有区区不到五万,一旦接敌,还不知胜负如何。刘钦这天子位坐得并不稳,如果他岑士瑜有心,这时候倒是能做一些事。还要观望,还要再观望一下……

  形势如此,常州府的官员一时都成了风中野草,被风扯得东倒西歪,不知该往哪倒。但于周维岳而言,这就够了,这些人心怀疑虑,不知该如何行事,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索性就选择以静制动,两不相帮,但只要他们不给他使绊子,就已经相当于是在帮他了。

推荐文章

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贪心无厌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嫁给懒汉之后[种田]

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黑布隆冬

榻上臣

我与狸奴不出门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金瓯重圆

裂竹帛

[重生]雍高帝纪

上一篇: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