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金瓯重圆(133)

作者:一只小蜗牛 时间:2025-08-01 21:43:38 标签:强强 重生 HE 宫廷

  上面写着,扎破天就抚,却原来竟是诈降,从朝廷处骗得好吃好喝还有一批钱粮衣服,等东西到手,马上便反出了邹元瀚的大营,现在已经一路往西,望黄州府直奔翟广去了!

  陆宁远将军报一折,交给李椹,沉声道:“传令各旗做好准备,军令一到,即刻开拔!”

 

 

第91章 

  先前翟广突围时,扎破天正被邹元瀚率军围困于石谷之中,一连多日没有给养。

  他与翟广同路而不同道,所过之处其实偶有烧杀抢掠事,只是毕竟出身贫寒,知人疾苦,军纪比官军稍好,大多时候都能约束士卒。因此他被围困之初,附近州县的贫苦百姓恨苦了官兵,常常偷偷为他送粮。

  扎破天感激非常,说他们有大恩于自己,承诺日后必有厚报。但与官兵交战久了,无暇去别处打粮,加上有时被追逐得仓皇而走,粮食转运不及,只能狠心烧掉,所以粮草总也不足。他为图生存,只得幡然变计,换上另一张面孔,每过一处村落,便将其洗掠一空,既是作为自己的补给,也可算作坚壁清野,防止这些物资落在官军手里。

  他自知理亏,只抢东西,几乎不杀人,但附近百姓逐渐看清了他,对他转了态度,既恨且怕,乡野间渐渐流传开一句俗语,叫做“遇贼不得饱,遇官不得活”,竟将他目之为贼,和其他各路流贼一样,厌恶之情只稍逊于官兵。

  从此之后,偷偷运粮给他的百姓没有了,他再被围时,为着避免与官兵正面作战,又往往远遁于高山深谷之中,无处可掠,便日渐捉襟见肘。赶上正值隆冬,天雨雪,冰霜侵衣,所部士卒衣甲浸,马蹄穿,数日不能一食,已是各个面黄肌瘦,冻馁者不计其数。

  他走投无路,这便想出了诈降的法子,给邹元瀚送上降书。

  他为了此事能成,送降书之前便派人联络邹元瀚的一众幕僚和部将,拿出钱财珍宝遍相贿赂,这些人拿人手软,便投桃报李地在邹元瀚面前说他的好话。另一面,邹元瀚自己也想独吃这平定寇乱的大功,派人与扎破天接洽后,觉着他的确颇有诚意,也就不疑有假,答应了他的投降。

  商定之后,扎破天便举部投降,带着人从深山当中走出,被控制在邹元瀚的大营里面。

  因扎破天所部人数众多,前番几次损兵折将之后,还有八千余人,即使因拖家带口,这八千人力包含了不少妇孺,可战之兵也在三千上下,邹元瀚不敢草率对待,本来想将他们就地打散,分开监禁,但担忧如此一来会引起扎破天反弹,马上又反出去,便有些举棋不定。

  扎破天之前攻破数县,将府库洗劫一空,身上不乏钱财,只是因为之前被撵得太狠,无处购粮,才显得捉襟见肘。投降之后,他对钱财毫不吝惜,百般活动,使尽了银子,把邹元瀚身边上上下下都喂了个饱,就连邹元瀚自己也拿了不少好处,因此犹豫再三,还是允许了扎破天全军屯驻在一起,只是派了几个部将去扎破天营中,借指导操练之名,行监视、控制之实。

  扎破天心知肚明,但对来人极尽殷勤之能事,常使银两侍奉,没过两日就同他们称兄道弟起来,人家更是自然不会说他坏话,邹元瀚问起,便说扎破天十分乖觉,投降之意甚诚,邹元瀚终于放心,这才向朝廷奏表告捷。

  朝廷嘉奖,发下慰抚款,对扎破天厚加赏赐,让以翟广为首的其他路流贼都看看这个榜样。扎破天拿到朝廷的赏银,当即发誓要为朝廷效命,说愿意替邹元瀚去招降翟广,如果邹元瀚一定要打,他也愿作先锋,还夸下海口,说一定能把翟广擒到他面前。

  邹元瀚大喜,但因为有了之前几次被这些流贼耍得团团转的教训,并不敢十分相信,没答应他,仍然决定自己调头向西解决翟广,只是先前与扎破天数度交战,士卒疲惫,不得不先休整数日。

  在这些天里,扎破天不露一点异状,只是说自己部下士兵缺衣少粮,在附近城镇甚至还有邹元瀚军中分批购买。只不过因为他身份敏感,不好亲自出面,便委托邹元瀚军中同他结好的人代为购买。

  他出价甚高,逢买必给经手人一大笔好处,因此谁也没说什么,邹元瀚军中从上到下全都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了他的行为,更有甚者,还有为了狠捞一笔油水,争着为他买粮的。手下谋士心疼银子,劝他留一些本钱以便东山再起,扎破天却哈哈一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虽然散财,日后总有十倍八倍讨回的一天,还怕没钱用吗?并不理会,仍是花钱如流水。

  不到五天时间,他就将朝廷赏赐的金银全都给散了出去,一个子都没留,换来的是士卒各个饱食,衣甲齐备,粮草也囤积了一月有余的,全营上下对他全无戒心。

  他见时机成熟,就在某一天,趁邹元瀚外出巡营的功夫,将放在他营中的两个军官请来喝酒,把他们灌得大醉,然后一刀一个砍了脑袋,带着人就叛了出去。

  他意识到自己现在势单力孤,再被邹元瀚困住一次,就只剩下死路一条,听说翟广已经攻下了大同镇,便决心同他会合,顺便分一杯羹,于是一路向西,直奔黄州府而去。

  邹元瀚得到消息,已经是几个时辰之后,带人赶到,已是人去营空,自己派去的两个军官的首级高高悬在房梁上,他气急败坏,拔刀在上面又砍几下,直砍得那两个头颅面目全非,然后忙命人去追,已追不上,顿觉焦头烂额,只得一面下令拔营,一面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对朝廷交代。

  陆宁远就是这个时候接到前线急报的。

  并非是邹元瀚告知于他,而是刘钦放在邹元瀚军中的探子起了作用。陆宁远见军情紧急,自己距黄州府路途又近,便不等邹元瀚传信,拔营向西而去。

  而在他拔营的那日,大同镇已被翟广攻克。城门打开的那天,一个叫黄申的百姓就在城头,亲眼见到了翟广入城的一幕。

  黄申今年十九岁,家里世居大同镇,家里做些卖鞋的小生意,在街上没有铺面,自然也请不起伙计,全靠自家。

  他父亲去世的早,家里只有老母在堂,上面两个姐姐都未出嫁,纳鞋底、做鞋面的活计全是她们来干,下面一个妹妹,才止十四岁,因为家贫,早早就懂了事,平日里除去帮娘操持家务之外,也帮姐姐做活。

  黄申自己则负责采买布料针线,还有把做好的鞋拿出去沿街叫卖。他没上过一天学堂,也不识字,但每日都有钱财过手,渐渐地学会了记账,在纸上也能写上几笔。

  每日鸡叫一声,全家起来,黄申砍柴,娘生火做炊,两个姐姐挑一盏灯开始纳鞋。小妹年纪太小,家人就让她多睡一会儿,说话时轻声细语,怕吵醒她。

  吃过早饭,黄申揣两个馍在怀里,挑着鞋子出去叫卖,姐妹们在家做布鞋、编草鞋,一整天的时间歇也不歇。晚上黄申回家,娘和姐妹都等着他一起吃今天的第二顿饭,黄申吃完饭,把帐算好,新做好的鞋装进背篓里面,然后倒头便睡,直到第二天鸡叫一声时,全家人便将这一天重复一遍。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翟广包围了大同镇。

  在翟广到之前,黄州府就连遭天灾,乡里收不上来粮,城里日子也不好过。朝廷摊派夏饷、练饷、剿饷,当然不全由乡民承担,对黄申这般的城里小民,自然也得敲开骨头在里面嘬上一嘬。

  人头税每人多加两钱,突然下令征缴的间架税,计屋每间四钱,市肆门摊税,即便黄申没有铺面,也需缴银,一年夏秋征缴两次,每次金额不等,全无明文规定,只凭胥吏空口白牙,将嘴一张、将手一伸,不缴便要举家拘捕,邻里连坐。更不必提因庄稼歉收,田无余粮,城里米面价格飞涨,比丰年时已贵了数倍,黄申一家赚得少了,开销又多,终日劳苦,家里余财竟越来越少。

  就在这时,翟广率军围城。

  粮食运不进来,自然价格更高,官府却不想法纾解民困,反而是瞧见有利可图,伙同城中的富户囤货居奇,将粮食控制起来,每日只吐固定一些。百姓惊慌,人人疯抢,三更时分粮店面前就排起长队,第二天开市,还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往往全城的粮店便挂起售罄的牌子打烊。百姓抢不到粮,惊慌更甚,抢得愈凶,粮价便愈高,常常是开市时一个价,闭市时一个价,第二天再看时,比之前天已经翻了四五番。

推荐文章

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贪心无厌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嫁给懒汉之后[种田]

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黑布隆冬

榻上臣

我与狸奴不出门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金瓯重圆

裂竹帛

[重生]雍高帝纪

上一篇: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