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金瓯重圆(157)

作者:一只小蜗牛 时间:2025-08-01 21:43:38 标签:强强 重生 HE 宫廷

  有那么一瞬间,刘钦心意一动。崔允信的话说进他心里去了,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军权,秦良弼虽然有支持之意,但他远在江北,且要防备夏人,他真正能倚靠的无非就是陆宁远那一点人。在和议签订、大位易主之前,陆宁远若是能取代邹元瀚,拥兵一方,举足轻重,那他的胜算便要多出数成。

  他忽然想到之前韩玉送来的一份密报:陆宁远在明明有机会借翟广的刀杀邹元瀚时,却不遗余力地救下了他。

  陆宁远不会不知道,邹元瀚曾经想害死他,要不是他命大,中了一箭却只受轻伤,现在怕是已经烂得只剩骨头了;也不会看不出来,除掉邹元瀚于他而言有多大的作用。以当时的形势,陆宁远只需要反应慢一点,或者没有快马给邹元瀚的后军传递那一份消息,邹元瀚就必死无疑,朝廷甚至都不会下旨降罪于他,因为邹元瀚不死反而才是意外之喜。

  但他还是那样做了。收到密信时,刘钦怔愣了好一阵,心里生出一个念头:如果我要他杀死邹元瀚,陆宁远可会照做么?

  但马上,他又想:我何必这样小觑了自己?笑了一笑,即将此事放下。

  现在,他看着被卷到一旁的空白信纸,心里被崔允信勾起的那一点热意冷下来,回转了念头,对崔允信摇摇头道:“国家大事,并非儿戏。那些流贼我曾亲眼见过,并非生就是大奸大恶之徒,反而多是些生计断绝走投无路的寻常百姓。干戈未静,桑农咸废,正当一战破之,安置归乡,使各安产业,不然越这样拖下去,当地百姓就越是没有生路,就越要激起民变,流贼越剿不尽,恐怕天下事要不可为了。”

  崔允信一时分辨不出他说这话是真情还是假意,他是不信任自己,在出言试探,还是当真这么想的?忙道:“殿下仁爱百姓,爱养元元之心,人所共见。但如果日后……日后殿下不得驾临大位,这些百姓虽然安堵,也并非是殿下的百姓了。殿下此时顾虑太多,臣只怕……”他恳切地看着刘钦,“只怕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啊!”

  刘钦心中一沉,但看出他和崔孝先是真心在为自己打算,有意缓和了神情,免得让他误解,却并不答应他,摇头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如此儿戏人命,视百姓嚎啕而不顾,他日我纵登大位,也难为其主。平叛一日也不拖,不但不拖,还要尽快结束,休兵安民,以全力应对北虏。但你放心,我刘钦也绝不会为人作嫁!”

  他虽然有意收敛了威棱,颇假辞色,但说话时脸上显露出不容置疑之意,崔允信如何看不出来?知道他心意已决,再劝无用,只得讪讪地送上几顶纯仁贤德的高帽,结束了此议,暗地里却忧心忡忡。刘钦想要名实俱全,阴阳兼顾,野心可是不小,两个都想要拿在手上,只盼他到最后不要哪个也没有吧。

  他又坐了一阵,便辞行归家,向崔允信陈述此事。前脚刚刚离开,刘钦重新铺开纸正要落笔,马上就又来人,是从宫里来的,趴在刘钦耳边低声说了什么,就见刘钦脸色微变,缓缓站了起来,手按在石桌上,指节白起来。

  文宁公主入宫,不知在刘崇耳边说了什么,刘崇大怒,刚刚传了他母亲过去,尚不知结果如何。

 

 

第109章 

  文宁公主是刘崇的妹妹、刘钦的姑姑,早已出嫁,丈夫去世得早,她没有搬回宫里,但这些年也常常入宫。

  刘崇有一弟一妹,弟弟刘靖封了鄂王,同样没有外出就藩,至今留在京里,在朝中没有什么实职,但说话很有分量。

  鄂王为人正派,这些年安于其位,不曾表露过什么野心,刘崇对他也就从没生过什么忌惮之意。更何况因着之前夏人南侵的国之巨变,鄂王的独子曾领兵抗夏,兵败被擒,最近才听说人还活着,但落在夏人手里,已经不指望能回来了,生下子女二十余人的刘崇对这弟弟也就只有怜爱而已。

  对文宁公主这个妹妹,刘崇也多有宠爱,常在公务之余,兄妹俩一齐宴饮、赏戏,说些家常。因此文宁公主入宫,原不为奇,只是她见过刘崇之后,刘崇就将刘钦的母亲叫去,那便非同寻常了。

  当初刘崇废后废储,改立刘钦之母为后,又以刘钦为太子,究竟是因为什么,这些年所有知情人都讳莫如深。刘钦那时年纪太小,自然也不会知道内情,只是从某天起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太子,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他那时已经懂事,只知道是母亲联合朝中一些大臣做了一些事情,才促成此变,但其中谋划,母亲不曾对他透露过半点。当年参与此事的大臣如今都已不在,因为此事对刘钦并无损害,他也就从不曾细查过他们或死、或流放的原因,安心享用着这颗自己没有付出半点辛苦,就由母亲捧到他桌上的果实。

  一直到他这次回京之后,同刘缵的争斗愈演愈烈,他担忧刘缵拿这件旧事做文章,才真正想要弄清楚当日的来龙去脉,以便做好准备。可几次向母亲询问,母亲只说:“已是陈年旧事,何必再提?”将他搪塞过去。调查当日的知情人,因年月太久,痕迹都被抹去,也没有什么收获。他只得暂且搁下,百务缠身,慢慢也就将其忘在脑后。

  如今文宁公主入宫,他仅凭直觉便知道,她定是旧事重提了!当年母亲机事不密,一定留了马脚。到底是什么事情、严不严重、能否补救?他两眼一抹黑,只得按兵不动,着人再进宫打探。

  在等待新消息的时间里,他想到,文宁公主不会无缘无故重提此事,她此举和刘缵恐怕脱不了关系。听说她与大哥的母亲早年就情同姐妹,对刘钦母亲所为恐怕多有不满,这些年隐忍不发,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也没有什么盟友,担心不能一举将她扳倒,反而惹自己下不来台。如今刘缵正是一把钥匙,将她的箱子打开了。

  而刘缵在此时与文宁公主结成同盟,恐怕是也听说了黄州府的战报,自觉坐不住了。他只要出了一招,后面就不会空手,看来之前的暗流汹涌即将浮到水面上,大风大浪就要掀起来了。

  刘钦起身走到后园,一众心腹牙兵正在其中掘土。这些人要么是他母族的子弟,要么是一早便在东宫的心腹旧臣之子,除此之外便是这几月以来在那些同他交好的北人子弟间精心挑选出的,每人的身世底细他都一一仔细调查过,编入牙军之后对每人都曾加以试探,不曾有半点假手他人。

  他招来匠人,对着设计图纸中的几处又同他详细确认了一下,任谁看来,都觉着他是在认认真真修这个花园。德叔抱着陆宁远送的梅树过来,问他要栽到哪里,刘钦思索片刻,抬手指了一处。德叔低了低头,抱着树去了。

  等匠人也去忙后,刘钦又站在原处看了一会儿,心思不觉远了。

  不过一个时辰之前,他的打算还是借着三哥隔山打牛,如今此举比起主动出击,倒更像是自保了。要不是这一摊多少年前的烂账……他心里生出几分埋怨之意,但又知道要没有这摊烂账,自己如今也当不成这太子,天下事没有只占好处的道理,只得幽幽叹一口气,思索起解决之法。

  朱孝正把挖出来的一大捧土运进车里,同他隔得很远,却看见了他叹气,一时站定呆了片刻,过了一阵,又埋头继续挖起了地。

  后来刘钦给陆宁远去了一封回信,回信送到的那天,陆宁远正同翟广激战,九江等地的援兵刚刚赶到,加入战团,将翟广围在正中。正值“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之时,陆宁远收到信后,到转天才有时间拆开,拆信时李椹正在旁边,见陆宁远把信看了又看,正好奇间,不想陆宁远竟把信递给了他。

  上面,刘钦写道:“干戈不静,锋刃颠连,民不堪命,宜速荡妖氛,救民水火,不必他顾。不宜滥诛,可只枭元恶,余众凡肯归正者,一体赈给。”

  李椹读到一半,同样呆了一呆。

  这是他们与翟广交战的第六天,历经了大大小小三十余战,其中有三天都是他们独对翟广的万余人大军,没有一路盟友。这六天血战下来,三千士卒已只剩下八百人,从军官到士兵各个带伤,就连李椹自己也没有幸免,身上中了两箭,幸好扎得不深,不曾危及性命。

推荐文章

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贪心无厌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嫁给懒汉之后[种田]

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黑布隆冬

榻上臣

我与狸奴不出门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金瓯重圆

裂竹帛

[重生]雍高帝纪

上一篇:诡计多端的绿茶受翻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