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府里黄溪亭寻死觅活,黄家也怕出事,让几个丫鬟在房里盯着她,生怕她真出事,不然婚结不成,还结仇,他们都把刘永得罪了,不能一次得罪两。
于是黄教谕让妻子李氏去上演苦肉计,李氏便在黄溪亭的闺房里哭,哭得撕心裂肺,开始了道德绑架,“亭儿,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咱们家去什么宴会都低人一头,难道你想父母一辈子都过着低人一等的日子吗?一辈子无品无级,只能靠书生的孝敬银吗?”
黄溪亭并不是柔弱女子,三年前她能抗住压力,不是让家里磋圆捏扁的人。“这还不够吗?家里不是有奴仆照顾吗?县太爷的衣服都打补丁,母亲穿过破衣吗?贪欲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你们恨不得将女儿变成摇钱树,需要什么,来摇一摇就好了。”
教谕可不是什么穷差事,每年收到的孝敬银都不少,可人的贪欲没有底线,六年前花了所有的存银给儿子打点关系,成了举人,再往上就没那个实力与钱财了,举人在大明能当什么官?只能当吏,当师爷,扶风县,甚至江南还没有位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怕那么多官吏下马,空出来的位置,其他的人早就顶上去了,多得是有权势或被欣赏的学子,是沦不到黄家人的。
所以当袁家来问他女儿有没有与人定过亲,他全部否认,绝无与人定过亲,一直在深闺,读书管账。
黄教谕想不择手段的巴上袁家,可女儿不配合,他甚至恨上女儿的不识好歹,袁三少喜欢男人怎么了?生个儿子家产不就是自己儿子的吗?他要不喜欢男人,这种好事还轮得到黄家吗?轮得到她头上吗?
李氏哭着,眼泪一直淌,黄溪亭看母亲这样子也很难受,她的柔弱死死绑住她,要将她拖入地狱。“母亲,不是女儿不听你们的,终身大事非等闲,女子在这世道有多难你不知道吗?我进了袁家,袁少爷又不喜欢女人,他们没分家,那么大家族,其他几房来阴私害我,我有苦说的出吗?到时候哑巴吞黄莲,那是儿的一生啊!”
李氏又何偿不知道,可是比起女儿,他更爱儿子,她儿子若是真才实学,倒是不难,可不是啊,上下打点花了全部的钱,要想买个职位,上面查得严,怕出事,更是价高,他们出不起了。
只能排队等着,她儿子当举人,只能吃着佃农那点进项,根本不够,只能与他们住一起,用父母的贴补,媳妇又在抱怨他的一无是处,女儿能助力一把,怎么就不能帮一把兄长?
他们当然知道解元的含金量,可刘永一个穷书生,他今后哪怕一帆风顺,最多只能给自己妻子挣个诰命,让妻儿衣食无忧。对他们有什么用,没有半点好处!
女儿怎么能这般自私,她倒是能去京城,可兄长还衣食无靠,官职无依呢!
“儿啊,你这么聪明,谁又能算计到你,袁三也成了举人,今后前程远大,何愁将来事。父母也是希望你有一个富贵的婆家,今后金玉着身,你不知贫穷的苦难,不知贫贱夫妻百事哀。母亲心都要碎了,儿啊,你又怎么能不管父母,你与那穷书生走了,父母怎么办?这么多年就白养你了吗?你怎么能这么自私?”
黄溪亭看着自己的母亲颠倒黑白,这么多年表面的疼爱,在利益面前瞬间化为虚无,连装都不想多装。他们对她的日常生活很大方,书籍笔墨,反正哥哥有用剩的,这种东西教谕家不会缺。胭脂水粉从来不短她的,三年前她闹,父母也默认了,她以为父母是疼爱她的,结果只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人,卖不出更好的价码。
吊着刘永也吊着她,如今以前的一切宠爱,化成枷锁,要她用一生来偿还,捆绑着她孝顺,去帮扶那个一无是处的兄长。
“母亲,金榜上头名与尾名能一样吗?袁三公子在江南能考上举人,他在会试上考得上进士吗?进士那么容易考,哥哥不也是举人吗?你们怎么不让他去考一考呢?是怕才疏学浅露馅吗?”
第62章 儿女情(三)
李氏被她顶嘴踩着痛脚炸了毛, “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三从四德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竟敢如此违抗父母,我怎么有你这么个不忠不孝的女儿?苍天啊!你无眼啊,让这么个没有良心的东西投生在我的肚子里, 为了一个男人, 连父母也不要了!像你这样不知廉耻, 如果不是父母顶着,你早就被外面的人拉去浸猪笼了。”
黄溪亭听着母亲诅咒的话, 这些日子她死也死过了,一时居然感受不到委屈,还只想笑,笑她一辈子给人当牛做马,还要强拉着女儿继续为她儿子供血。
袁三公子不过是一个好家世, 这个家世能为她带来什么呢?锦衣玉食的生活真的好吗?为了表面的光鲜忍下里头的污槽, 要她一辈子俯低做小, 无能反抗里头任何一个人物, 那里头的所有人, 哪怕是妯娌, 对她来说都是强权。
刘永如今贫困又如何,他们相识于微末,婚前贱而婚后贵,他有朝一日敢负心薄情, 她就敢站在道德至高点戳他脊梁骨。不想做人大家都别做了, 她又不是个蠢人, 难道不能一起打拼吗?
世人说什么负心多是读书人,仗义多是屠狗辈,不过自我安慰骗人的笑话, 读书人有地位,他们是穿着鞋子的人,是无论如何不敢与人撕破脸的人,只要妇人强势立起来,他们还敢污名声不要前程不成?屠狗辈一群光着脚的,他们若打骂妻儿,妻儿怎么反抗?他们那些人要脸面吗?
就如同这袁三,进士无望,污槽名声满天飞,这种人她还嫁,她成什么了?世人会怎么说她,她就算出事了世人也只会说她嫌贫爱富,攀高枝自作自受!
“为了一个男人?母亲,但凡你们真的给我找一个好人家,那个人是个良人,我也只会叹今生无缘。可你们要把我推入火坑呀,那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烂人,他与吴家少爷的事至今还撕扯不清呢,又与戏子好上了,这样的人,他都不干净,谁知道有什么疾病在身,你们让我嫁过去,然后两家人一起逼我生儿育女,在大宅院里无人依靠,女子生育又是鬼门关。我才十九岁,你们就要逼死我吗?哪家疼爱女儿的人家,会诅咒女儿浸猪笼啊?以后我在婆家不帮兄长,你们还得造谣逼死我吗?”
她的一辈子就不是一辈子吗?父亲是教谕,书生她都悄悄见过,她自小为自己打算,她知道这个世道难,她不想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在大明,女子嫁人仿佛再投一次胎,她自然得为自己选个好人家投生。刘永是她为自己选的最优解,她母亲是个厚道人,没有父亲,没有兄弟姊妹,又是个上进且能耐的。
这样的人,一时贫穷不会一世贫穷,她在一众人里选择了他,与他偶遇,与他互赠信物定下终生,与他书信寄以情丝,春风上绣楼,他们终于要修成正果,她眼见他春风得意中了解元,未来前程无忧。
可他们却要她进一个混乱的地方,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她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被吞吃了都发不出声音。
凭什么啊!
他们的前程不会自己去挣吗?这世道对男人还不够宽容吗?竞争不过别人,就拿女儿打歪门邪道的主意。
上嫁本就吞针,如果还没有丈夫护着,这针能刺死她,她儿女有好前程对她来说有什么用,她凭什么当别人传宗接代的工具,她要的是她的未来,儿女的未来是顺带的,不是牺牲她换取的。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