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归竹放下馒头,好笑道:“蛋羹哪有不好吃的。”
熊锦州一脸‘这你就不懂了’的表情,摇着头道:“你要是吃过大嫂弄的蛋羹,就知道这里面的差别了。”
“小心大嫂听见以后不给你做了。”
熊锦州得意一挑眉:“没事,我现在有你,不用吃她弄的。”
“……”
吃完饭,熊锦州跟着一起收拾完家里,恋恋不舍抱了宁归竹一下,“那我去上值了,你在家也别太累。”
“放心吧,我现在的重心就是教孩子们认字,累不着。”
宁归竹目送熊锦州牵着骡子离开,舀了些水去后面菜地里浇菜,才弄完半块地呢,干活的工人来了,没有多久,孩子们也跑进了院子里。
见宁归竹在后院浇水,三个小孩挽着袖子就进了菜地,把少数开始冒头的虫子给抓了下来,送到后院另一边的圈栏中。现在鸡鸭大了,可以把虫子整个丢进去投喂。
宁归竹见状叮嘱道:“小心些,才浇了水,别把鞋子弄脏了。”
“好~”
等到三人忙完回到前院,洗干净手歇息一小会儿,今天认字的课程就开始了。
先是复习昨天认的名字,然后再教他们学简单的文字,像是‘一二三’‘大小’之类,宁归竹还默写了几首年幼时学过的认字诗,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②。
只要小孩子足够配合,教育就要轻松无数倍。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中午和柳秋红一起做了饭,午饭后歇息消化了会儿,宁归竹讓三个小孩去卧室里睡上一炷香时间,自己拿着没缝完的帕子和柳秋红坐在一起。
“怎么就让他们去睡了,这半个小时让他们认认字多好。”柳秋红絮叨着,总感觉这时间被浪费了。
宁归竹手上的动作不变,温声说道:“读书是件费脑子的事情,他们上午学得很认真,中午歇歇,下午才能学得进去,不然光打瞌睡去了更浪费时间。”
柳秋红视线缓缓落到院子里的竹枝堆上,片刻后到底没坑自家孩子,只是忍不住说宁归竹:“你真是,比他们爹娘还护着他们,也不知道等你有了孩子会是个什么光景。”
宁归竹顿了下,笑着道:“我大概是狠不下心管的,到时候还得辛苦娘来。”
柳秋红闻言乐呵呵道:“那好说,自家孩子肯定得管。”
说笑着,一炷香的时间飞快过去,宁归竹把孩子们喊起来,给他们穿好外衣带着人用冷水洗漱了下,“醒醒神,咱们继续上课。”
“好的!”
等到傍晚,熊锦州一回来,宁归竹就放孩子们去玩了。
看着从身边飞速跑过的三小孩,熊锦州挑了挑眉进入院子,将手里的纸包放到宁归竹手里,“他们这是什么情况?”
“学了一天,憋坏了。”宁归竹笑着,打开纸包看了眼,“怎么又买了糕点?”
熊锦州伸着懒腰道:“不是我买的,大人让我给你带来的。”
宁归竹挑眉。
熊锦州拉着人在桌边坐下,去厨房倒了两碗水出来,然后才把白天的事情说了,“还是三娘那事。大人本来是想安排她去学纺织的,后来不知道从谁那知道,大哥大嫂卖的豆花是从你这学的,就让我来问问看,有没有什么她能快速上手的生意。”
宁归竹咬了一口糕点,“大哥大嫂的生意很不错?”
居然传到县令那了。
“嗯。”熊锦州点头,“县里的豆腐店也学着卖了豆花,不过大哥大嫂他们的生意更好些。今儿还用豆皮和豆干炒了两个配菜,顺带卖没处理的豆皮和豆干。”
闻言,宁归竹笑起来,“大哥大嫂脑子挺活泛的。”
说起这个,熊锦州道:“大哥早上还说呢,县里愿意花錢的人多,要是能多做点卖就好了。”
可惜家里忙不过来不说,也没办法带那么多东西去县里。
“这个简单,请人就是了。也不一定要自己卖,豆干豆皮之类的,可以让其他人来家里拿货出去卖,价格是便宜些,但量大。等到有錢了再去县里租个铺子,想卖什么都行。”
宁归竹随口聊了两句,把这件事放到一边,说道:“三娘愿意的话,就让她来家里,我教她几个吃食方子,但要怎么弄就得看她自己了。”
“行,我明儿跟大人说。”
两人正说着呢,熊锦平送錢来了。
宁归竹嫌弃一天结一次账太麻烦,现在熊锦平夫妻俩都是三五天来送一次錢,没有固定的规律,但给宁归竹的钱是只多不少的。
沉甸甸的铜板落到桌上,宁归竹说道:“大哥,听锦州说你们想把生意做大些?”
熊锦平闻言,无奈地看了眼弟弟,“这种小事也说。”
熊锦州耸耸肩,“话赶话提起了。”
既然宁归竹都知道了,熊锦平就把他和妻子的思路说了出来,想听听宁归竹有什么建议。
宁归竹也没什么太特殊的建议,就剛刚跟熊锦州随口提起的那些。
熊锦平有些迟疑道:“这样一来,人家不就把豆腐的做法学去了?”
豆腐做起来还挺简单的。
宁归竹失笑,“大哥你这是做习惯了觉得没什么,换成之前,你们能想到点卤用的东西那么简单吗?”
这……
别说,还真是这样。
熊锦平挠了挠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那我回去跟你大嫂商量下请人的事情。”
宁归竹点点头,又问道:“大哥你认不认识挑担卖东西的走贩?”
闻言,熊锦平很快反应过来,“竹哥儿你说的让人拿东西去卖,是指让走贩去周围村子?”
他一开始想的是人家去县里卖,还琢磨会不会分摊了自己家的生意呢,但如果是去周遭村子……
宁归竹道:“走贩拿货的量肯定会多些,咱们少收点钱,人家从中有得赚,这生意就能长久下去。”
豆腐造价低,而这其中需要花费的人力,在这个时代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熊锦平听着宁归竹的话,越发心动起来,“我找两个堂兄弟问问,看他们要不要卖。做豆腐这边,先只请一个人试试。”
宁归竹点头:“谨慎些是对的。”
听宁归竹肯定,熊锦平顿时就坐不住了,和夫夫俩随意聊了两句后,他匆匆回了家。
做生意这件事,熊锦平在宁归竹这得了建议,回去先是和妻子商量了番,又跟爹娘凑在一起讨论了会儿,踏着月色去了伯父家。
熊石山娘在世时生了八个孩子,活下来三男两女,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争吵打架没少过,现在老一辈不在了,家里独立出来,感情反倒浓厚起来。
因而遇到赚钱的事,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这些亲戚。
熊锦州第二天早上,在熊家院子里看见堂兄弟和堂嫂时,并不觉得意外。
他跟人打了招呼,大步进了厨房,“哥,竹哥儿让我来问问,你们今儿压豆腐吗?”
“压。怎么,家里要?”
“嗯。”熊锦州把带过来的铜钱放下,“竹哥儿想弄点腐乳。”
柳秋红闻言道:“那我晚点过去时带上,你把钱拿回去,一家子拿两块豆腐,咋还给上钱了?”
“那不行。”熊锦州不听他娘的,“竹哥儿说了,第一笔生意得给钱,不然不吉利。”
柳秋红:“……”
这话都说出来了,柳秋红哪里还敢让人拿钱回去,她没好气地戳熊锦州脑袋,“竹哥儿竹哥儿,你这成了婚是半点脑子都没了,就不知道说这是自家吃用,不算生意吗?”
熊锦州躲了躲,“娘你脑子转得快,你去跟竹哥儿说呗?”
柳秋红一噎。
这会儿脑子转得快有什么用,得在宁归竹面前还转得快才行啊,不然三两句话的,就又顺着宁归竹的想法说下去了。
上一篇:龙傲天?我的玩物罢了
下一篇:遗愿清单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