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等一下。”
宁归竹将鍋里炒好的水竹笋盛出来放在一边,一只手拿着先前揉好的面团,一只手拿着刀,往鍋里削面片。
头几刀试手感,削出来的面片薄厚不一,之后再削出来的面片就十分均匀好看。
轻薄的面片落在锅里,随着滚烫的汤汁翻滚两圈,面片就煮熟了。
一大锅面片汤煮好,宁归竹忙完一回头,就见一家子守在旁边,脸上带着藏不住的期待。
宁归竹眼尾溢出几分笑意,说道:“吃饭吧。”
守着的几人很快动作起来,端菜的端菜,搬凳子的搬凳子,不一会儿就将堂屋收拾了出来——今天人多,厨房里的小桌子坐不下。
每人都盛好碗面片汤,坐在桌前,不约而同地吹了吹汤水,啜饮一口。
顺滑浓香的汤汁入口,满足感油然而生。
面片汤是咸口的,这个时候,不管是吃水芹炒肉,还是清炒水竹笋,那种淡淡的清香都能和面片汤产生鲜明对比,继而食欲大增。
一时间餐桌上只听见吃饭发出的窸窣动静。
吃饱饭,各自端了碗凉开水慢慢喝着,王春华感慨道:“老二还真没说错,竹哥儿你做饭可真好吃,先前请的那个伙夫做出来的根本没法跟你做的比。”
宁归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们喜欢吃就好了。”
“喜欢,当然喜欢!”
一家子坐在一起闲聊了会儿,柳秋红拍拍熊石山的手背,示意他回家一趟。
注意到他们俩的动作,几人不由看过来。
柳秋红也不遮掩,直接说道:“正好今天大家在一起,咱们说一下分东西的事情。”
分东西?
几人面面相觑,王春华忍不住道:“娘,分什么东西啊?”
柳秋红笑呵呵的,“还能是什么,当然是钱和地了。”
这……
熊锦平作为老大,率先开口道:“怎么忽然想到分这些了,咱们家现在这样不挺好的嘛,现在分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你们俩都成了家,日后一大家子人呢,混在一起容易吵架,咱们现在把东西分清楚一点就行。至于分家,等我和你爹都走了再说吧。”
听不是要分家,王春华和兄弟俩都松了口气。
宁归竹也不懂这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安静地坐在旁边,心里已经分神去想收拾浴室的事情了。
没过多久,熊石山拎着个大袋子过来了。
柳秋红站起身说道,“分东西前先说下你们两兄弟结婚的事。老大和春华当初结婚花了七两半还要多点,二小子和竹哥儿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我和你们爹商量着给他们补七两,有意见吗?”
王春华和熊锦平摇头。
他们年纪比熊锦州要大不少,王春华嫁进来的时候,熊锦州还小,说句僭越的,王春华之前有段时间还把熊锦州当自己儿子带呢。
他们没有意见,倒是熊锦州吭声了,“补就不用了吧,我当这个捕快,大哥也费了不少心思。”
他离家三年,一直杳无音信,不少人都以为他死了,如果不是熊锦平这些年干活认识了些人,家里想将他塞进县衙还是挺难的。
听见熊锦州开口,宁归竹的思绪从浴室上抽回来,琢磨着他和熊锦州现在是一家,也开口表态道:“我也觉得不用补。”
柳秋红看着这两人,恨铁不成钢地啧了一声,“给你们钱都不知道接着。”
她无视他们俩的表态,继续说道:“除去这七两外,家里这些年总共攒了62两银子。我和你们爹拿大头,以后生病我们自己给钱。你们两家各拿15两。”
接着又说起田契。
柳秋红和熊石山作为大家长,事情想好后也就给孩子们一个通知,想法建议都是不听的。
最终,熊锦州他们得了22两银子,上中下三类共五亩地。
说完这件事情,柳秋红和熊石山心满意足地走了,王春华跟着进了厨房,和宁归竹一起收拾做饭留下的卫生问题。
熊锦州本来习惯性地要去洗碗,见王春华进了厨房,扭头一瞧,他大哥果然不准备走了。于是他朝着厨房里喊了一声,拉着熊锦平去后院给洗澡的屋子地面铺竹片。
熊锦平:“……”
他们俩力气大动作利落,就一个铺地面的事情,干起来特别麻利迅速。等宁归竹和王春华收拾完出来,他们已经将竹条全部砍好,都动手铺了一大半了。
看见他们的身影,熊锦平对王春华道:“家里有事的话你就先回去,我把这里弄完再走。”
“没什么事儿,我等你。”
三个小的早跟着熊石山和柳秋红回去了,王春华不用操心孩子,自然是以自己的意愿为主。
听王春华要留下来等自己,熊锦平嘴角上翘了些,心情明显愉悦了不少。
看着他们两个的互动,宁归竹分了下神,心中正感慨他们夫妻俩感情真好呢,一抬眼就对上了熊锦州的视线,他摸了摸鼻子,撇开眼对王春华道:“大嫂我们去前头歇会儿吧。”
“好。”
王春华和宁归竹去了前头,熊锦平奇怪地问熊锦州:“你跟竹哥儿吵架了?”
他和熊锦州站得近,方才宁归竹的神情,他是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熊锦州摇头,想了下问熊锦平,“大哥你刚和大嫂结婚的时候,是怎么相处的?太亲密的话,大嫂有没有觉得不自在?”
熊锦平:“?”
他茫然回忆了下,“没有吧,为什么会不自在?”
“……”
没取到经,熊锦州放弃跟大哥聊天,埋头干活。
虽然竹哥儿有点躲着他,但熊锦州觉得他并不是抗拒反感他,这样就可以了,日子是自己的,慢慢过吧。
送走熊锦平和王春华,熊锦州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想到什么忽然转身,大步走到厨房门口,探头看着宁归竹道:“我烧一锅水,你洗个澡?”
宁归竹动作顿了下,笑着点头,“好。”
把准备好的狗饭放到狗窝旁边的竹节碗里,宁归竹站起身来,正好看见几只鸟雀披着晚霞飞入山林之中,不知道为什么,此刻的心情格外轻松愉悦。
“锦州,我早上让你买盐的,你是不是给忘了?”宁归竹走进厨房,笑着将洗干净的碗放下,侧身去看熊锦州。
熊锦州还真忘了,他拍了下额头道:“回来的时候太激动,直接就出城了。”
“激动?”宁归竹疑惑地偏了偏头。
说起这个,熊锦州就忍不住笑意,他道:“朝廷弄了个新的織布機,我们这里因为一些原因,織工还没有过来,县令和县丞就商量着找咱们县的人试试,看能不能早点明白这东西的用法。”
宁归竹眨了眨眼,不由笑起来:“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非科技年代,機器的迭代总能带来莫大的好处,对民生和国家都有利。
见宁归竹感兴趣,熊锦州又说起那機器的模样,绞尽脑汁地回忆白天县令他们说了些什么,要不是他画图能力不行,这会儿已经将機器给画出来了。
两人聊着天,锅里的水烧开了。
熊锦州意犹未尽地停下,取出洗澡桶来给宁归竹兑好温水,提到后头浴室里面去。
宁归竹跟在他后面,心里思索的,还是熊锦州刚刚说的那織布机。
-
这一夜就在两人的期待中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宁归竹做了早饭,吃完后就准备跟着熊锦州进城。
往橱柜里放东西的时候,看见昨天弄的炸菜,取出来道:“昨天也没想起来给你吃,这个都冷了,你看是带去县衙里,还是等晚上回来吃?”
熊锦州闻到一股油香,问道:“这都是些什么。”又回答:“带去县衙吧。”
“行。”宁归竹将碗放到了竹篓里,说道:“是炸菜,有香椿、荠菜,还有蘑菇。蘑菇是先前在山上采的,也没有多少,就给你留了四五块。”
上一篇:龙傲天?我的玩物罢了
下一篇:遗愿清单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