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完饭,锅里烧上热水,瓦罐中炖着的下水和内脏也熟了,两人准备好猫狗的吃食,看它们吃得头也不抬的样儿,心情愉悦地回到厨房准备做香肠。
手工製作的推肉管有些许不足,但灌肉的过程整体算得上顺利,看着细长的肠衣被肉填到胖鼓鼓,熊锦州已经开始想象腊肠做好后会是什么味道了。
准备的肉穿完肠之后,还剩下一点肉末。
宁归竹道:“肉留着明天煮粥喝,东西先放到橱柜里吧,咱们去弄点新鲜的松柏枝回来,等肠衣表面水分稍微干些,扎上气孔就可以挂熏棚里熏了。”
“我去弄就好了。”熊锦州拉着宁归竹的手,“你都忙一天了,在家歇歇。”
宁归竹闻言想了下,没有拒绝熊锦州,只叮嘱道:“注意着点周围,别被蛇咬着了。”
“好,放心。”
看着熊锦州出了院子,宁归竹坐着休息了一会儿,实在坐不住,看锅里的水烧得差不多了,舀了些出来摆到井边的桌上,往里放入澡豆,快速搓出泡泡来。
宁归竹抽出发簪放在旁边,用手指将长发梳理顺直,先把发尾浸入水中。
长发洗起来麻烦,等宁归竹洗完,身上的衣服都已经湿了。左右一会儿还要洗澡,宁归竹将长发散在身后,把盆和弄湿的桌面部分收拾干净。
收拾完,宁归竹看了看锅里烧着的水,拿了扇子搬着椅子,坐到院子里扇风晾头发。
椅子在重量的压制下,只剩后面两条腿支撑着,随着宁归竹的动作摇摇晃晃,一派悠然自得。
熊锦州拖着松柏枝回来,看见宁归竹悠闲地坐在院子里,脸上浮现出些许笑容。
宁归竹起身,随手放下扇子,“怎么一回弄了这么多。”
“没事,不用帮忙。”熊锦州避开宁归竹伸来的手,说道:“用不完的放在柴房就好了,弄少了,你明儿又得大热天往山上去。”
宁归竹顿住,失笑出声:“那辛苦你啦。”
熊锦州放下松柏枝,凑到他面前亲了亲人,放缓声音:“为家里忙活,不辛苦。”
…
天气热,肠表面的水分已经干了,宁归竹加固了下捆香肠的绳,用竹枝在上面扎着均匀的孔洞,同时指挥熊锦州把炉子烧起来,往里添入水。
宁归竹把肉肠放进去,趁着烹煮的时间,又找出长短合适的竹条,在竹条两端削出合适的凹槽,缠上布条放在旁边备用。
随着肉肠煮熟,香味越发浓郁,守着将再次出现的空气泡扎掉。好不容易守到出锅,两人忍着立即吃两根的冲动,快速将其缠在竹条上,用钩子勾着木条挂到熏棚内。
火焰升起,细细的湿松柏枝堆在上面,等到浓烟升起的时候,熊锦州把熏棚的门挪了过来,用棍子顶住。
就着散不去的食物香味,先后去浴室洗了澡,坐在院子里晃着椅子歇凉,等到宁归竹头发被晚风吹干时,时间已经不早,熏棚那边的香味也随着夜风渐渐散去。
-
麦子又晒了两天,随着小孩的手工摘取,里面的麦秆已经全部取出,金黄的麦粒铺在晒席上,满满当当看得人心生欢喜。
第三天的时候,县衙里收麦子的衙役来了。
熊锦平先一步过来,将晒席上的麦子收进箩筐中,卷起晒席,又将前院的大门打开。
宁归竹全程跟着帮忙,等弄完了,才好奇地询问道:“大哥,来了几个人收田税啊?”
熊锦平:“四个人。”
听到熊锦平的声音,宁归竹这才注意到他有些紧张,不由开口问了一句原因。都是给官府干活,这些衙役不说看在熊锦州的份上优待他们家,至少会避免过分的行为吧?
熊锦平解释道:“来的衙役里有州府的人。”
人家可不会看在谁的份上,改变对他们的态度,再加上事情又关乎粮食,精神也就不受控制地紧绷了起来。
闻言,宁归竹理解地点了点头。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稍稍分神琢磨了下。古代的政策很多都是为了方便皇权下乡,从州府来人大概是一种监督制度。不愧是刚开辟的朝廷,很多政策都落到了实处。
分神留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等了好一会儿,四个衙役终于带着东西,在熊石山的引领下过来了。
刚一进入院子,领头的人就扫了眼箩筐的粮,神情较为冷漠,但问话时的语气还算平和:“这里是几亩地的麦子?”
熊石山在旁边接话,“六亩。”
能派来盯着收麦子,来人是比较了解田地事宜的,熊石山给出回答后,他心里大概估计了下,确定这里的麦子量没什么问题,又侧头看向跟过来的本县衙役。
衙役刚偷偷摸摸和宁归竹打完招呼,察觉到他忽然看过来,神情瞬间正经,说道:“他们家确实是六亩中田。”
男人看了看跟着来的衙役,又看看站在卧室门口的年轻夫郎,询问:“认识?”
衙役低声解释:“那是我们捕头的夫郎,这位是他大哥。”
“哦。”
男人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带着人开始动手称粮食。
称了粮,按照田税取出适量的粮食,放到他们带过来的布袋中,宁归竹给他们倒了几碗水说道:“大热的天,喝口水再去忙吧?”
大部分的百姓都害怕衙役,难得遇到个主动送水的,几人都没有拒绝。
棠梨叶水入口,特殊的树叶气息过后,是清凉沁甜的味道。
本县的衙役不由问道:“嫂夫郎,您这泡的什么水啊,还怪好喝的。”
“野梨子树叶子晒干后泡的水,喜欢的话一会儿拿点回去?”宁归竹主动道,衙役闻言摇头拒绝,笑道:“不麻烦,我回头让家里人上山找找去。”
喝了水,人就走了。
熊锦平对宁归竹道:“麦子先放你们这,等锦州回来了,家里再分。”
“好。”送走熊锦平,宁归竹掩上前院的门,转身见小孩们探头探脑的,笑吟吟的:“还不去读书?这两天不用守麦子了,下午也得上课哦。”
三人:“啊……”
第76章
六亩中田当初是均分的, 等熊錦州回来之后,一家子湊一起动手把麥子分成了三份,留下宁歸竹和熊錦州的, 剩下的搬回了前头屋里。
宁歸竹和熊錦州花了些时间, 把大部分的麥子用布袋装着,送到了地窖里。
“竹哥儿, 要不要帶些旧麥子上去?”熊錦州在地窖里探头问道。
宁歸竹蹲在地窖口, “咱们是不是还有一袋半的麥子?”
“对。”
“都拎出来吧,明儿晒晒。”
熊锦州应了一声, 转身去提了麦子,先将那半袋的送到宁歸竹手里,然后拎着剩下一袋出了地窖。
“明儿先把留在上面的新麦打了, 旧麦子晒过后再送去打一部分面粉。”宁归竹说着,等熊锦州走开些后,把地窖口给关紧了。
“打那么多?”熊锦州疑惑。
“咱们家的麦子不用卖,多打点,平日里做些面食也方便。”宁归竹拍掉手上的灰说道,“还有玉米,家里的玉米碴子没多少了, 这回直接磨成玉米粉, 自己再加工好麻烦,还容易浪费。”
“行,记着了。”
将旧麦子放在旁邊, 熊锦州湊到宁归竹面前,帶着些期待地问道:“熏肠今天是不是可以吃了?”
宁归竹:“是差不多了。”
不说还好,熊锦州这一提起,他喉头就上下滚动了几回, 一锤定音:“今天弄熏肠吃,锦州你去煮米饭。”
“好嘞~”
熊锦州立即应声,拿盆舀了些大米,仔细淘洗幹净之后倒入瓦罐之中,加水盖盖开始焖煮。
在他煮饭的期间,宁归竹已经把熏肠取了回来,顺着绑在香肠上的绳结剪断,清洗幹净后,取出今天要吃的,问熊锦州:“一份蒸一份煎可不可以?”
熊锦州单手撑着下巴,“可以啊。”
上一篇:龙傲天?我的玩物罢了
下一篇:遗愿清单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