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能够。”熊财梦道,“我若是弄不来,肯定第一个喊救命。”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冬瓜骨汤先前是准备好了的,宁归竹从把子肉与扣肉开始,因着这边没梅干菜,铺在扣肉底下的是另一种干咸菜,宁归竹吃过,味道也很不错,除了没有梅干菜的香味之外,其余方面相差不大。
然后是耐蒸的菜肴。
厨房里忙活着,外面忽然响起了鞭炮声。
熊锦州抱着被吓哭的五福进来,说道:“县里的富户来了,一群人热闹得很。”
他说这话时蹙着眉,手不断轻拍着怀里的孩子,想要将五福哄好。
方才小孩剛剛睡着,鞭炮声就响了起来,这般骤然惊醒,也不知道晚上会不会发热。
宁归竹手上停不下来,见小孩扯着嗓子哭得撕心裂肺,便也跟着难受,说道:“要不锦州你还是带孩子回去吧,等动静小了再来。”
熊锦州原也是这么打算的,但宁归竹一出声,小五福便开始扭身子,一边哭一边往宁归竹的方向倾斜身体。
熊财梦见状,眼疾手快地接过锅铲,说道:“你快去抱抱他,这边正好让我来试试,你帮忙瞧着就行了。”
宁归竹见她动作还算流畅,便到了熊锦州身边,刚一靠近,五福便整个人倾了过来。
熊锦州只好解了婴儿背带,让他落入宁归竹的怀中。
换了个人抱,小孩也还是止不住地哭,不过至少没扯着嗓子嚎了,一抽一停地,瞧着越发让人心疼。
柳秋红道:“早该想到县里的人也会来的。”
这可是进士。
去年熊才廉中举之时,县里的富户就派人来了,只是当时并没有放爆竹。
宁归竹哄着孩子,道:“可说呢,我也没想起来。”
古代什么都贵,鞭炮自然也不例外,去年过年时宁归竹都没听见村子里放爆竹,几乎要将这东西排除在日常物品之外了,谁知道能忽然听到呢?
五福还算好哄,但宁归竹才哄好,要将他送回熊锦州怀里时,小不点又开始哭,最后没办法,宁归竹只好换了菜肴的制作顺序,让几人把简单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做了,然后他再来忙活。
小孩子再闹腾也是有限的。
没过多久,五福便在宁归竹怀里睡了过去。
熊锦州将孩子抱走,刚要先回去,一出门又连忙捂着小孩耳朵缩了回来,对家里人无奈地摇了下头,“又来了人,也是带着鞭炮的。”
家里人:“……”
熊锦州折了折袖子,小心捂好小孩耳朵,站在远离院门的厨房角落,听鞭炮声响声停。
幸好,孩子没哭。
熊石山起身洗了把手,说道:“我带孩子回去吧,等差不多中午了再回来,锦州你继续在这帮忙。”
熊锦州迟疑:“爹你行吗?”
熊石山被质疑得一懵,接着没好气地拍了他脑袋一下,“你和你哥都是我带的,你说行不行?!”
熊锦州下意识看向亲娘。
柳秋红忍笑点头。
得到了肯定,熊锦州这才放心地将怀里的小宝贝交出去。
看着熊石山快速出了院子回家去,中间并没有新的富户过来放爆竹,熊锦州便安心地回到了厨房里,挽着袖子利落地开始忙活。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
“开席啦!着急吃饭的都先上桌啊!”
被请来管席的青年人吆喝一声,又招呼上菜的往厨房那边去,很快,一盘盘菜上桌。
首先是不方便端的汤。
排骨冬瓜汤表面还撒了点野葱花,香味浓郁,瞧着便很是美味,然后是肉菜炒肉丝、素菜炒嫩蕨子,如此一荤一素地上着菜,中间穿插着大菜——把子肉、扣肉,和爆炒兔肉。
除此之外,还有介于菜与主食之间的炸素螃蟹、野菜豆腐鸡蛋饼。
足足十二个菜上桌,主食虽是红薯饭,却是米多红薯少,平日里管家的人在心里一算,忍不住嚯了一声。
这样的菜摆二十桌的话,少说都花了七八两出去!
肉菜这么多,一时间,大家都顾不得说话,埋头苦吃。还有人忍不住,将孩子喊到身边来,喂上两口难得的荤腥。
堂屋内,富户们围坐一桌,瞧见外面的场景,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面对熊大伯时又一副和善好相处的模样,矜持着自身形象,只偶尔落筷吃上两口,大部分时候都在跟熊大伯说话。
熊大伯:“……”
不是很想聊天,想吃菜。
好在,人家过来也就是攀个交情,友好表达一下善意,另外试探下能不能结亲之类的,一餐饭很快结束,见其余桌上的人陆陆续续离席,他们也不好一直在这坐着,跟着起身。
富户们走了。
桌上的饭菜还有些热意,熊大伯干脆招呼了几声帮工,让他们趁着空闲过来吃两口。
宁归竹没去,第二道席即将开始,有些菜要刚出锅的最好吃,他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熊锦州便端了饭菜过来,站在旁边一边吃,一边投喂宁归竹。
有那想进来拿放东西的,瞧见这一幕下意识便往后退了出去,直到第一个吃完饭的王春华过来,才拉着人,让人帮忙把事情弄了。
王春华摸不着头脑地进入厨房,见夫夫俩吃饭的操作便也乐了,动作利落地放下托盘,取了桌上的茶水给人送出去,这才对两人道:“你们腻歪也注意点环境,刚刚可把李家奶奶给吓了一大跳。”
熊锦州和宁归竹下意识抬头,面带疑惑:“什么?”
王春华被他们这反应噎住,摆摆手好气又好笑道:“吃你们的,不够的话趁早去夹点菜,再晚些人家吃光了。”
“哦,没事。”熊锦州道,“我弄了两碗进来,够吃了。”
·
小河村内的热闹一路蔓延,就连县城也不例外。
一辆朴素的馬车行驶而来,车窗的帘子被人掀起,老者笑着与旁边的人搭话:“乡亲,你们刚刚可是说这儿出了位进士老爷?”
这是安和县的人都晓得的事,难得遇到个不了解的人询问,聊天的几个男女哥儿便七嘴八舌的,将事情都给说了一遍。
老者听着也乐呵,又听一人对喜宴师父的手艺大夸特夸,便笑呵呵地问道:“人家可接外客?我们初来乍到的,也去随个礼,凑个喜庆。”
旁边的百姓便道:“接是接,不过人家只做二十桌,你们要去的话怕是得尽快。”
“那行,我们这就去。”
老者利落拍板,笑呵呵地跟那几人道了谢,垂下帘子。
马车转了弯,离开城门口所排的队伍。
坐在角落里的青年满脸的局促茫然,但还是在身边人的提醒下,掀开帘子同外面壮硕的中年人指了下方向。
老人旁边坐着个三四十来岁的男子,瞧着年纪已经不小了,身上却没多少文人推崇的端庄稳重,这会儿斜斜倚靠在旁边,跟老人嘀咕:“这喜宴要是真好吃的话,咱们多给两锭银子见见人呗?看能不能带回去当个厨子。”
老者闻言,颇为赞同地点头,“是这个理儿,家里那些菜我都吃厌了。”
“……”
父子俩随意说笑着,马车很快来到了小河村前。
村口,远远瞧见马车,在外凑堆玩闹的小孩中,立即有几人撒腿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大旺二彩快去找五福呀~~~”
这瞧着是个有钱的人家,一会儿可别又被鞭炮声吓哭了!
第148章
馬車内。
老人听见小孩的话, 忍不住乐,“这名字吉利。”
闻言,先前指路的青年笑着道:“大旺二彩是我堂弟家的两只狗, 养得挺好的, 平日里也有灵性。”
“狗?”老者来了点兴趣:“那五福是什么?猫吗?”
“额……”熊才廉道:“就我所知,他们家的两只猫叫三宝四喜, 这五福, 此前在家时却是没见过的。”
上一篇:龙傲天?我的玩物罢了
下一篇:遗愿清单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