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州愣了下,摸着自己的脸颊,笑得十分不值钱。过了两秒,他把桌上那两堆零散的铜钱拢到手里,屁颠屁颠地跟在宁归竹身后进了卧室。
“竹哥儿,另外这一份,我放你的荷包里了啊?”
“好啊。”
宁归竹将穿好的铜板藏到箱笼下面,看着明显鼓起一片的衣服,又动手整理了下,尽量保证表面看不出异常。
两人刚走出屋里,正好看见王春華走过来,两人对视一眼,都没忍住乐了。
王春華摸不着头脑:“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两人笑着摇头说没事,问王春华来做什么。这个点都开始依靠月光照亮了,王春华特意跑一趟能为了什么,还不是想把铜板还给两人。
双方拉扯了好一会儿,熊锦州和宁归竹合力,总算是让人认可了‘师父给零花钱’是正常的这一点,送走王春华后,两人挖了坑,拌入沙土后,把姜种了下去,拎着水桶给新移植过来的植株浇定根水。
忙完这些,交换着洗了个澡,又喂了家里的小动物。
前后院门同时关上,再用实木条扣紧,安全感足足的。卧室的前后门和窗户全部打开,两人给彼此松了会儿肌肉,扇着扇子在低低的交谈声中睡了过去。
第二天无声无息地到来,炒韭菜的香味弥漫整个院落,一度将肉末粥的香味压下去。
熊锦州拎着水桶将家里的菜和树都浇了一遍,给小动物喂了食之后,正好和赶过来的熊锦平一起,把堂屋里的晒席拖了出来,将麦子铺匀之后,又把挪到屋檐下的桌椅板凳搬回堂屋内。
熊锦平闻着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说道:“我牵着馒头先过去了啊,你们两今儿不去前头吃?”
“晚上去吃。”熊锦州回答。
熊锦平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牵着骡子从后门离开。
看着大哥离开,熊锦州进厨房倒了碗水喝了,问宁归竹道:“早上还有什么事要弄吗?”
宁归竹早趁着刚做饭的间隙,把要晒的东西搬了出去,这会儿听见熊锦州的问话,盛出炒韭菜道:“没有了,你坐下歇歇,今儿吃完早餐时间也还早,晚点去县里吧。”
“行。”
熊锦州也不是很想出门,靠着窗户看宁归竹在灶台间忙碌。
除了肉末粥和炒韭菜之外,宁归竹还煎了一碗韭菜鸡蛋面饼,将饼子和菜放到桌上,宁归竹转身去拿碗筷,盛满的粥碗刚放下,熊锦州端了起来,放在窗边的餐桌上。
夫夫俩坐在一起,就着早晨的清风吃了一顿浓香肆意的早餐。
吃完饭,早晨的事情也忙完了,他们就坐在屋檐下享受着晨风,偶尔挥动竹枝,驱赶早起觅食的鸟儿。
仨小孩蹦蹦跳跳地从后门进了院子,一路欢快地和猫咪狗狗打招呼,连圈栏里的鸡鸭也没有放过,最终来到宁归竹和熊锦州面前,规规矩矩喊道:“师父早上好,小叔早上好!”
“你们也早上好。”宁归竹起身,“先复习昨天学的内容,上次让你们背的那段三字经能背了吗?”
忽然被检查功课,三小只无一例外,都有些紧张。
宁归竹见状就说道:“那我们先复习昨天的内容,然后你们自己记,等到确定能背了再来找我。对了,释义也要一起考的哦。”
“好、好的。”
小孩子们紧张地点着脑袋。
宁归竹走在孩子们身后,快进卧室的时候,扭头看了眼已经起身的熊锦州,眼睛弯了弯小声问道:“准备去县里了?”
熊锦州点头。
“那路上小心。”
“你在家也是,别太累着。”
夫夫俩亲密的告别声压得很低,掩藏在小孩开始的读书声下。
看着熊锦州从堂屋后面的小门出去,宁归竹这才收回视线进入卧室,开始今日的教学课程。
他没有涉猎过幼儿教学,古代又没有拼音和句读,教书都是想到哪教到哪,好在孩子们在课堂上又乖又认真,给了宁归竹足够的适应时间,现在上课已经有了一套固定的流程。
不完美,但足够耐心仔细。
带着孩子们复习完之后,宁归竹走出卧室,在屋檐下守着麦子,听小孩磕磕绊绊的背诵声,还有凑在一起讲小话讨论释义的声音。
一直没有等到人来背诵,宁归竹看着已经升上天空的太阳,想了想起身,去旁边的林子里拖了几根锯好的竹子进来,拿着刀刮下竹子表面粗糙的皮层,准备一会儿剖成篾片编凉席。
终于各自检查完背诵状况,熊金帛作为大哥,带着那张写了背诵内容的纸出来,找宁归竹背诵。
宁归竹手上动作不停,听着小孩背诵完原文,又让他说了一遍释义,然后抽查了几个字,确定没有问题后,就让他回去换人过来。
守着麦子教着课,得先处理好劈出来的竹条篾片,才能开始编竹席。
中午是去前头屋里吃的,依旧是弄的凉面。大夏天的忙完回来,吃上一口凉爽的面条,那种舒爽感不管什么都比不上。
吃饭的时候,宁归竹听家里人商量起地里的事,现在才夏初,麦子收了地也不能空着,家里人琢磨着要不全拿来种豆子,说着说着,他们的视线就落到了宁归竹身上。
宁归竹咽下嘴里的面条,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可以,大豆固氮,种这个的话,明年的麦子会长得更好一些。”
闻言,熊家人还没开口呢,帮工的婶子们惊道:“种豆子还能肥地啊。”
宁归竹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只是相较而言好点,保证土壤肥力,效果也不会太神奇。”
“哦哦好。”
听她们也说起自家地里头的事情,宁归竹问身边的王春华,“村里以前地里都轮种什么?”
王春华:“也种豆子,不过玉米、红薯种得更多。”
同样是粮食,豆子吃多了会肚子疼,玉米和红薯就要好一些,因而大部分人家都会把黄豆种在田埂上的,地留给玉米红薯。
宁归竹:“这三样和麦子轮种都能肥地,倒是种什么都合适。”
这个世界的粮食蔬菜种类很齐全,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因为作物单一,导致良田变劣田的情况。
几人话头都敲定了,又想起来他们家田地是分清楚了的,王春华和熊锦平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了会儿,等帮工婶子们去放碗的时候,主动提出给银钱的事情。
先前开始弄的时候,家里就说明白了,豆腐生意是熊锦平和王春华的,就连爹娘伸手帮忙,两人都给了足够的报酬,这会儿给用地钱,家里也就没拒绝。
爹娘都没拒绝,宁归竹就更没话说了。
吃完午餐回到院子里,宁归竹揉了揉三个小朋友的脑袋,“凉面吃完没?有没有吃饱?”
“吃饱啦!”
没有大人的管辖,三个小朋友自己吃得特别开心,嘴里含着他们爹带回来的糖角,笑得又乖又可爱。
宁归竹看了眼碗,笑着夸了句,顺手把碗洗干净了,挽着袖子开始翻小麦。
…
宁归竹和王春华交替守着麦子,等小孩睡醒又交给他们,下午的时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熊锦州进入院子,见两只猫小心地从窝里探出头来,不由挑了挑眉。往堂屋的方向走了两步,就听见小孩发出“咪咪咪咪”的动静,不用想都知道猫是在躲谁。
进入堂屋,先一步示意人噤声之后,熊锦州放轻脚步来到宁归竹身边,笑问:“有没有人想喝绿豆甜汤?”
闭着眼睛醒神的宁归竹闻声睁开眼,惊喜道:“你今儿回来得好早。”
熊锦州在他身边坐下,“农忙假就这样,两三天假收粮食,之后三五天可以提前回,等粮食弄好了再恢复正常上值时间。”
假期这事,熊锦州都习以为常,他取出早上偷偷带出门的竹筒,“我打了一筒绿豆汤回来,现在分了喝?”
“好,我去拿碗。”
宁归竹起身,熊锦州也跟了上去。
这竹筒买来,本来是为了给熊锦州装汤的,容量并不是很大,两大三小各分了半碗,喝得十分珍惜。
上一篇:龙傲天?我的玩物罢了
下一篇:遗愿清单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