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旺二彩立即钻了出来,汪汪朝宁归竹叫着,尾巴欢快晃动。
宁归竹走出院子,掩上院门,带着两只往村外走,经过前屋的时候,喊了一声在里面忙的柳秋红,“娘,我厨房里放着大哥那一份,你们记着去拿啊。”
“哎好。”柳秋红应声,问道:“你这是去县里给锦州送汤?”
“嗯,散散步,慢慢走到城里正好是中午。”
“怎么也不牵上骡子。”
“馒头走路不稳当,昨儿还把汤给颠出来了,反正也不怎么重,我自己背着就行。”
柳秋红闻言下意识道:“还是打得少了。”
宁归竹就笑,不接她这一茬。
见人这样,柳秋红面上无奈,擦着手出来,还是不放心人背着东西出门,就要跟着宁归竹一起过去,被宁归竹拒绝了。
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满了三个月,他又不是什么体质弱的,根本不需要处处照顾。
柳秋红拗不过他,只好看着人出了小河村,两只狗在他身边跑跑跳跳的,凭它们的战斗力,倒是不用担心宁归竹路上会遇着坏人。
宁归竹一路顺利地抵达县城,才进城门没走多远呢,就见熊锦州从街道另一边跑来,他停在宁归竹面前,将东西从他背上取下,才问道:“累不累?”
“不累,你巡逻结束了吗?”
上午下午各有两趟巡逻,顺利、不遇到争斗的话,捕快们就能早早结束忙碌。
熊锦州“嗯”了一声,牵着宁归竹往工坊的方向去。
进入秋天后,熊锦州就将屋子上方的风窗给关了,里外都垂落下来的木板挡住了凉风,将热意禁锢在室内,院子里依旧是最适合居住的状态。
先前定的书架、躺椅和屏风,在农忙正式开始之前就到了,不过宁归竹那段时间都待在小河村,都是熊锦州收的东西,他也就这两天给人送汤,才留下来瞧了瞧用了用。
厨房里已经弄好了饭,因为熊锦州中间休息的时间不多,煮好之后铺在蒸格上蒸着,这样做饭,就不用担心没人守着会将米饭烧黄了。
宁归竹将汤放下,挽着袖子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菜?”
“鸡蛋吧,我买了些河虾,处理了弄蒸虾吃?”
“可以。”
两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忙活好了,等着蒸虾熟透的时间,宁归竹捧着熊锦州的脸左右瞧了瞧,“好像长了些肉了。”
熊锦州闻言,笑着抵住他肩头,“你每天想着法子炖汤,想不长肉都难。”
“还是农忙太累。”宁归竹叹气。
那么多事情堆在一起,全家上下忙得脚不沾地,年轻力气大的兄弟俩必然要做得更多,才能让这个家稳稳当当地运转下去。
熊锦州见他叹气,凑近轻轻啄吻着,低声道:“都习惯了,你别发愁。”
宁归竹没再开口。
蒸虾用的水就是先前蒸饭用的,都还热着,不需要预热水,虾很快就熟透了,饭菜上桌,宁归竹先盛了两碗汤,热乎乎的汤水下肚,整个人都是暖洋洋的,然后才开始吃饭。
秋日是河虾最肥美的季节,肉质饱满紧实,只需要蘸一点点酱油,就足够好吃。
宁归竹来之前才吃了碗面条,这会儿不怎么饿,稍微吃了两口就放了筷子,端着碗汤小口喝着,视线落在熊锦州身上,看他头也不抬地吃着饭,间或给人剥两只虾送到碗里。
吃饱喝足,清理干净锅碗瓢盆,再将厨房简单收拾了遍,两人这才想起狗来。
大旺二彩一路跟着人类到了县里,自从熊锦州和宁归竹遇上后,它们就再没得到半点目光,两只习以为常地甩着尾巴,跑出去玩了。
听见人类的呼唤,它们抛弃新认识的陌生狗狗,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里,一进门就获得了三只香喷喷的大虾,碗里还放着人类没吃的虾壳虾头。
狗子沉浸在虾的世界中,也不在乎人类关院门的动作。
中午,夫夫俩一起睡了个午觉。
熊锦州用冷水洗了把脸,清醒过后,洗了些大米放在瓦罐里大火熬煮,然后将干贝切碎,放进米粥之中,搅拌搅拌,退了几根柴火出来。
炉子上用小火熬着粥,熊锦州收拾了遍周围,确定没有干柴后才出门。
宁归竹是伴着食物香味醒来的。
他翻了个身,懒洋洋地趴在床上,缓慢的大脑转了两圈,想起来肚子里还有个崽子,又换回正常的姿势眯了会儿,然后才起床。
秋季的布衣也是宁归竹做的。
天气降温,他才发现家里没有这段时间能穿的衣服,只好放下棉衣先做了厚秋衣。
两层的布料缝在一起,防风又暖和。
不过熊锦州没穿,他还是那一身捕快服,风风火火的,跟感受不到冷一般。
穿好衣服,宁归竹整理了下散乱的长发,也懒得挽起,直接出了卧室。
厨房里熬着的粥已经很香了,宁归竹搅了搅,盖上盖子任由其继续焖煮着。
熊锦州就不是个会做饭的,明明看着他弄了那么多次,自己动手时,居然还是忘了先浸泡干贝,以至于粥里带上了些腥味。宁归竹转身,切了几块姜,用小石钵将其碾成泥,再放入粥里搅拌开。
粥还需要继续煨着,宁归竹往里添了块柴,进入书房。
书房的桌面上摆着一本空白本子,上面的内容正书写到一半,宁归竹磨着墨翻阅前面的内容,很快将思绪接上,提笔默写文章。
第114章
錦绣文章在笔下一点点铺陈出来, 宁歸竹收尾时习惯性地要落下标点符号,又险险停住手,在文章尾端留下一点墨印。
宁歸竹将毛笔放在旁邊, 拿起扇子輕輕扇着, 将书页上的墨迹吹幹之后,才细细从头翻起。
《过秦论》, 政论散文, 宁歸竹依稀记得,这好像是古代文学和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来着。
这个世界的历史轨迹从汉朝开始改变, 即使文章被外人瞧了去,也不用太过担心。
下一篇该默写什么呢?
宁歸竹放下书,撑着脑袋发愁, 文学依托于历史轨迹,很多流传千古的著作都带着点历史标签,或是名人,或是典故,先前打主意的时候想得很好,真默写起来就有点选择困难症了。
愁了没一会儿,一阵风吹来, 将幹贝粥的香味塞入书房。
宁归竹起身, 随手收了书籍,大步朝着厨房那邊而去,闻着鲜香的幹贝粥, 舀了一碗出来,吹凉后小口喝了一勺。
好喝!
姜泥放进去后,幹贝带来的海腥味就被驱散了,粥中反倒带了许多姜的辛辣, 特别适合凉风徐徐的秋季。
宁归竹坐在灶台前喝完一碗粥,忍不住又添了小半碗,吃得饱饱的后才放下碗勺。
他将厨房里收拾好,去卧室拿了些碎银和铜钱,塞在荷包里挂好,往后院去找了找,在菊花丛邊逮到了睡得歪七扭八的两只狗子。
宁归竹蹲下来,搓搓两只狗的肚皮,放缓了声音问道:“要不要陪我一起出去走走?”
狗捕捉到关键字眼翻身而起,汪呜着蹭过宁归竹,先行走向了堂屋后门。
走了两步,见人类还没有跟上来,大旺二彩不约而同地停下步伐,扭头看向蹲在那儿看过来的人类,汪汪着催促他快一点——做人不能太磨蹭!
宁归竹失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看出来的即视感。
他撑着腿站起身来,拍掉衣摆上沾染的菊花瓣,脚步輕快地跟上了两只狗,“走吧。”
出了工坊,穿过小巷,便进入了市集。
秋日的太阳要温和许多,这个点依旧有不少人在外徘徊,摊贩茶馆的生意络绎不绝。
大旺二彩跟在宁归竹身邊,天然形成了一道屏障,将周遭的路人隔绝开来。
这个年代的娱乐场地,大多花销较高,宁归竹还是有些抠搜,舍不得往那些地方去,就穿梭在两个临近的市集中,瞧见熊家在这边摆摊的兄弟,还停下来跟人聊了一会儿。
这几家人的生意都还挺好的,宁归竹跟他们说话的时间里,遇着好些人过来买吃食,也就早早结束了话头,带着大旺二彩继续溜达。
上一篇:龙傲天?我的玩物罢了
下一篇:遗愿清单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