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还想问你为什么会做刑警,我以为你也会去禁毒。”
“我爸说禁毒太危险了,家里有他一个遭人恨的就够了,而且父子在相同的系统……晋升也不方便,所以让我走爷爷奶奶的路。”路从辜直白地解释,“什么警察不是警察啊,他的原话。”
他顿了顿,又说:“不过他们也会被检察院的人训,跟我们一样,哼。”
“我可没训过,毒品犯罪证据审查相对宽松一些,基本一抓一个准儿。”
“哦——”路从辜的尾音拐了几个弯,“那就是只跟我们刑警队过不去?”
“原来在你眼里,我这叫跟你过不去?”应泊装模作样地瘪瘪嘴。路从辜抢在他吐出下一句话之前打断他:“打住,我已经下班了,不管你现在说什么,我都不会听。”
应泊紧紧地盯着他的脸,双眉紧蹙,似乎纠结了很久,才为难地开口:“啧……真的不想听吗?那我就不说了。”
路从辜被他盯得心里发毛,谨慎追问:“……要说什么?”
“不说了不说了,真的不说了。”应泊高深莫测地摆摆手,用米饭塞满自己的嘴,“我在学着慎言。”
这一出欲擒故纵,成功让路从辜更狐疑了,他一把按住应泊的双肩,迫使其面对自己,还不停地摇晃:“别吃了,快点说。”
“好吧,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左眼有点发红发胀,可能要变成麦粒肿。”应泊不再卖关子,但钓鱼的过程确实让他找到了新的乐子,一边笑一边说,“我从下午就发现了,所以刚才帮你买了一盒发热眼罩,睡前记得敷一会儿。”
路从辜微怔,用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低头用掌根按揉着发痒的眼睛。想着想着,自己也没忍住,绽出一个不大明显的笑:
“……人其实没必要活得那么多疑。”
两个人自觉地把垃圾收拾好带出店外,免得店员再费心。并肩走到斑马线前,趁着等红灯的间隙,路从辜有意无意地问:
“明天你还来吗?”
应泊思索后回答:“这个嘛……取决于被需要程度。”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如果单位比支队更需要我,我就留在单位;如果支队比单位更需要我,那我翻山越岭也会来见你。”
闻言,路从辜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他用一种含着戏谑的眼神打量着应泊,叫人猜不透他的心思,而后侧头望向马路对面的红绿灯,心中倒数着秒数,问:“如果我说,不是支队需要你呢?”
这下轮到应泊转不过弯了:“……你说什么?”
“我说……”路从辜刻意停了一下,再开口时却恰逢一辆摩托飞驰而过,巨大的引擎声盖住了他的话音。应泊恼怒地瞥了那鬼火一眼,又匆匆转过头来探询地看着他,但路从辜已经没了再重复的兴致,抬腿便要过马路。
应泊忙急走两步,伸手想拉住他的手腕:“等等,我没听清。”
机缘之所以是机缘,就在于那灵光一现的一刹,错过了就抓不住。路从辜避开了他的动作,头也不回地挥手:
“明天见。”
*
询问被安排在了路从辜的办公室,由他亲自主持。实话说,自从坐上一大队队长的交椅,一直到现在,很少有案子能让他这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只是因为临近年关,倒也不至于。他试探过应泊很多次,这张大网的尽头究竟是什么,可惜论讯问技巧,他大概跟应泊是师从同一本工具书,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破不了谁的招,最后变成了年近三旬的大男孩斗嘴。
最可怕的总是未知。
人多力量大固然是真理,但对急性子又戒心重的人来说,总是忍不住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才觉得放心。
“郭子军,建筑工人,四十八岁……自己核对一下,你的信息都无误吧?”
疲惫、沉默、不修边幅,这是路从辜对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的初印象。他身上散发着一股混合了汗水和泥土的气息,头发夹杂一层尘土和细小的碎石粒,几缕发丝垂落在额前,遮住了一边眼睛。衣衫的布料透着油污和汗渍,领口和袖口早已磨破,露出里面同样破旧的内衬。工装裤的裤腿也长短不一,膝盖处磨得发亮,脚上则是一双早已褪色的解放鞋,鞋带系得松松垮垮,鞋面沾满了水泥点子。
正常,又不太正常的外表。
并非是挑剔,只是在路从辜的工作经验中,不论是因怎样的事由被传唤来,传唤对象都会努力把自己收拾得体面妥帖一些——大概是这样能让自己看上去像个遵纪守法的好人。这个郭子军却稀松平常得仿佛只是出工后顺路来买瓶酒,而路从辜也不是履行公务的警察,是陪他闲聊的熟识老板。
很出色的心理素质,路从辜暗忖。
应泊从两个小时前就没再回消息,也没说到底来还是不来。路从辜拿起手机解锁,没看见回复再放下;再拿起,再放下,一连周折了几回,终于忍无可忍,把手机扔进柜子里,对自己展开痛心疾首的叩问:
“你真的很在意他来不来吗?其实也没有吧,你不过是觉得他来把关取证更方便罢了,并不是多想见他。他不来难道你就办不成案子吗?那也太不争气了。”
扬汤止沸而已。电脑上是提前拟好的询问提纲,路从辜盯着那密密麻麻的小四号宋体字,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终于,耐心耗尽前,楼道里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应泊踉跄几步,在办公室门外紧急刹住,身后还跟着同样气喘吁吁的徐蔚然。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他缓了口气,先是略有些茫然地端详着沙发上的郭子军,眼瞳缓缓转了两周,随即竟表现出一丝不可置信来:
“你是郭子军?”
第20章 连环套
“是我。”沙发上的郭子军匆忙起身,佝偻着腰,向他点头致意。应泊一手支在门上,胸膛还在随着呼吸一起一伏。他的眼型原本偏圆,此刻却变得狭长,像是发现猎物的鹰鸮,观察着时机蓄势待发。
然而,不知怎的,这只鹰鸮倏地放弃了狩猎,改换成原来的和煦神情,招手示意郭子军不必拘谨:
“坐吧,不用紧张,找你来只是了解一些事情,希望你能配合。”
路从辜一直用视线跟随着他的步伐,歪着头端详了他好一会儿,问:
“你今天怎么……”
前些天应泊虽然也有穿制服过来的时候,但要么解开领口扣子,要么摘掉领带。如果在下班后赶到支队,则是简简单单的毛衣长裤搭运动鞋,外罩一件很衬他身形的羊绒大衣或者风衣,极少穿羽绒服。今天却是板正的制服和皮鞋,白衬衫、红领带,扣子系得整整齐齐,黑色外套领口还挂着一枚亮闪闪的检徽。
察觉路从辜审视的目光,沙发上的应泊也低头把自己通身打量一遍,解释说:“哦……是团拜会彩排,要求全体穿戴整齐,我没想到会拖这么长时间。”
除了衣着,应泊的嘴唇也红得不太寻常。路从辜于是接着问:“还化妆了?”
“部门小姑娘非要给我抹,说是提气色,上镜。”应泊用手背蹭蹭自己的嘴巴,把皮肤上淡淡的红印展示给他看,“天太干了,我忍不住舔嘴唇,都舔没了。”
“那个,各位……警官。”郭子军小心翼翼地开口,“能不能先说要紧事?我急着回家给外孙女做饭。”
应泊下意识地想纠正他“是检察官不是警官”,转念一想,似乎也没有跟他较真的必要,于是便吃瘪打住。也许是不想让应泊对自己再起疑心,一旁的徐蔚然先是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而后靠在沙发上闭眼假寐,给出了一副不愿参与进来的态度。
但这对应泊来说还不够。趁路从辜出言解围的功夫,他解锁手机,给张继川发消息:
“蔚然刚才说想你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