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枸杞没有树莓易破,这一大筐回去晒干也能晒出几十斤来,这样一看新做出来的架子恐怕也是不够用的,等着攒到了一定数量就带着赵岁岁去镇里卖了,届时岁哥儿的私房银子又能多上不少。
尽管赵岁岁此刻手中已经有了不少银子,却依旧是舍不得花上一个铜板,给他给桐哥儿花时都大大方方的,唯独到了自己的身上就心疼的不成样子,这肯定有家庭因素和成长环境在,一点点地多说上几次说久了应当也能板正过来,但戚长夜觉得……没有必要。
与其反复和他重复要给自己花钱,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银钱太少——有一两银子时花一个铜板心疼,有一百两了一千两了还会对一枚铜板斤斤计较吗?
与其费那嘴皮子功夫,不如趁着还没入冬时多帮着他攒上一些呢。
第73章
这日过后, 戚长夜没少带着赵岁岁往山里面跑。
偶尔桐哥儿也会随着他们一起,两大一小合力扛了几大筐子的枸杞回去。
晨间赵岁岁与戚长夜一起将枸杞摊开放院里晒着,而后两人直往山上而去, 过上两三个时辰再带着上午的收获回到家里吃顿午饭, 休息片刻翻捡一下晒着的东西,子时左右再一股脑地扎进山里。
戚长夜每早都要往山里走上一趟,这样一看一天少说要往山里赶上三四次, 不过他年轻体力也好,又没进到真正的深山老林,这点路程也算不得什么。
他会在早上进山时就在山里就地取材将签到系统的积分回收提交到上限,每日至多可向系统提交获得100积分, 算上签到赠送的基础积分和扣掉这段日子在系统商城里买东西花费的那些也余下了近600点, 这些日子的签到自然也没落下,只不过都没签到出些什么值得一提的重要物品, 有一部分被戚长夜给伪装成了进山的收获,余下的那些不方便拿出来的暂且还在他的空间里收着。
烧制的木炭也被他们带了回来, 第一次的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 有一部分木头直接被火苗给烧成了灰烬,戚长夜特意将家里的炉钩带了上山,与赵岁岁蹲在窑洞前面掏了半天,这才翻找出了一些成品。
数量不多, 但两人脸上都见了喜色。
过程是没错的, 接下来就是慢慢调整火焰大小和火候温度了。
这方面赵岁岁可是行家,戚长夜便将木炭的事情托付给了他来处理。
他和赵岁岁每隔两日便去烧上一次,来回上下山时正好顺便查看一下情况,烧到第三次时赵岁岁心里就有了想法,木头的损耗也逐渐降了下来, 几次下来也攒出来了一满背篓。
镇里柴火只需几文就能买来一大担,木炭却要二三十文才能买上一斤,不过考虑到烧制木炭的时间成本和木头损耗这个价格也不算高,赵岁岁本以为他烧制炭火是要送到镇里面卖,没想到等了几日也没见着戚长夜有这个念头。
“东西当然是要先可着自家来用的,至于要不要往镇里面送……”,戚长夜想了想:“咱家现在也不缺这些银钱,先攒够了家里过冬的使用消耗再说吧。”
赵岁岁当然不会拒绝。
赵岁岁不会拒绝他的任何想法。
这期间里渔哥儿的房子修建也步入了尾声,待到枸杞皂荚两棵大树都被两人给薅了个干净戚长夜便让赵岁岁在家休息了一天,自己则去戚大伯那儿又帮了天忙。
最后几日基本也没剩下什么活计,戚家的汉子们都回了院里,村尾只留了戚大伯和戚大戚二戚渔几个在收拾东西。这段时间戚家的汉子们在村尾盖房,家里的媳妇儿夫郎也没闲着,戚大戚二屋里的和郑绣一起帮着编了些茅草顶来,戚大伯还记挂着戚长夜这儿漏水的屋顶,说什么都要给戚长夜这儿也送些过来。
戚长夜实在推拒不过,于是家里又多了几大片盖在房顶的茅草顶子,作为回礼,戚长夜给他塞了一包晒干的枸杞,这次戚大伯没有拒绝。
话说回来,先前戚大伯为了盖房特意从外村拉了几板车黄胶泥来,盖完了房后还剩了一些,赵岁岁便让戚长夜去戚大伯那儿要了一桶回来,说是要做个冬天烧火用的泥炉。
戚长夜自然照办,当日就提回来了一大木桶,赵岁岁就坐在院里开始忙活起来。桐哥儿安安静静地呆在他的身边跟着学习手艺,小哥儿虽然年纪还小,但也知道农家的哥儿必须尽可能地多学着东西,每一步都学的格外认真。
赵岁岁教起人也格外耐心。
戚长夜就坐在他们的对面,小心刨着手里的木弓,如果说先前的竹弓只是用来练手,这把木弓便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戚长夜的每一步都十足的认真。
日前村里的木匠已经送了两个盆子过来,其中一个刚好可以拿来和土,两个木桶则还是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毕竟木桶实在太大,把握不好很容易漏水。
赵岁岁先与戚长夜商量了下泥炉的大小,而后将木桶里的泥土倒出了大半,为了增加泥炉的耐久和筋性赵岁岁特意往里混了些麦秸,这也是从戚大伯那儿要过来的,他家没地,自然没有这种东西。
和土与和面差不太多,都要一步步地往里加水搅拌,桐哥儿面前也有一个偏小些的木盆,赵岁岁做一步他便跟着学上一步。
戚长夜将初见雏形的木弓拿了起来,抬起手臂试了试手感和重量,便听到一侧的赵岁岁对桐哥儿道:“水太多了,最好还是要干燥上一些,你想呀,我们一会儿是要捏出一个炉子的形状的,桐哥儿要是把它和成了稀泥,那岂不是就捏不起来了吗?”
桐哥儿当即恍然大悟,猛地拍下了自己的脑门,却忘了他自己正满手泥水,这一下子立刻变成了个泥地里打过滚儿的小脏孩儿。
赵岁岁:“……”。
赵岁岁没忍住,“噗”地一声笑了起来。
戚长夜转过头去,险些也跟着笑出了声。
桐哥儿顶着满脸泥水,看家里的两个大人都盯着他笑,嘴巴一瘪差点就要掉起了金豆豆,赵岁岁忙强迫自己止住笑意,撑着木盆就要站起洗手,被戚长夜一掌按在肩头:“你坐着,我来吧。”
赵岁岁一愣,便见着戚长夜去取了张帕子,他去拿了张干净的盆子准备将帕子浸湿,不过才刚刚触碰到水便不自觉地皱起了眉。戚长夜转过身子又去灶房里面舀了一瓢热水出来,试了下温度后才浸透了帕子一下下地帮着桐哥儿擦起脸来。
竹笕里的山泉水清凉,兑过热水后温度便正适宜着,戚桐这辈子也没与兄长亲近过几次,傻愣愣地看着凑到他面前的阿兄。
阿兄生来就有一副极好的样貌,这是他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的事情,只是以前对着他时总是一脸厌烦和不耐,毫不掩饰地将他当做随时都能丢掉的小拖油瓶,甚至后来更是当面骂他是卖不出去的东西是没人要的赔钱货……那时候的戚桐只要听到他阿兄的声音和名字都怕的厉害,万万没想到阿兄这辈子竟还会对他有着这样温柔的时刻。
——他记得阿兄以前一点都不喜欢他。
小时候他和爹爹待在家里,阿兄平时很少回家,爹爹又卧病在床一天到晚没有多久是清醒的,桐哥儿那时候还没有灶台高呢,饿的狠了便搬了凳子去灶房里面翻东西吃,家里的凳子上了年头,一条凳腿本来就不太结实,桐哥儿翻的时候一不小心从凳子上面栽了下来,脑袋直接磕在了不远处的灶台上面,眼前当即一片血色。
他还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偏偏那天阿兄刚好从镇上回来,进入灶房时一眼就瞧见了倒在地上的戚桐。
于是戚桐以为自己要得救了。
可是戚五没有救他。
戚五就那样站在门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地上的孩子,没有一点要将他扶起要帮他止血的样子,那一瞬间戚桐才明白……戚五是真的很想丢掉这个拖油瓶的。
不过后来他还是救了,因为他想把桐哥儿卖了换成赌资。
……
脸上的帕子柔软温暖,浸过热水后带着让人眷恋的暖意,桐哥儿的眼眶一红,突然往前跑了一步,整个人连带着脸上的帕子都一股脑地埋进了戚长夜的胸口,一手攥着戚长夜胸前的衣服死活都不肯松开。
上一篇:神父
下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