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桐哥儿没跟着赵岁岁一起进镇,前些日子温度骤降,桐哥儿一不小心就染了风寒,好在烧的并不严重,昨天就已经不再发热了,不过家里的两个大人都觉得应该让他再多休息上几天。
本身这铺子也不是特别缺人,以桐哥儿的年纪个头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劳动力,赵岁岁更不敢让他去接触炉火灶台,通常在铺子里面也是做些递东西拿东西类的零散杂活。
戚长夜也不是没想过把他留在家里,不过他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山脚戚家的,有时候往山里一跑一待就是一大天的时间,总是有些不太忍心将这么点的孩子单独扔在房子里面,他自己在利用空间在山上与家里搬运东西时也多有不便。
况且桐哥儿自己也想往镇里面来。
赵岁岁在纸上勾勒了几笔——或许是受到戚长夜的影响,比起毛笔他似乎也更偏向于炭笔一些,毕竟炭笔随时随地都能书写,不用像毛笔那般写字之前还要提前研墨。
——更重要的原因也是炭条是他们自己烧出来的,大山里头到处都是木头,烧这东西一点都不需要成本,墨的价格却极其昂贵,他们卖出几百块枣糕都未必能换回一块墨来。
要不是戚大哥坚持必须记账,赵岁岁连纸都舍不得用。
他不识字,戚长夜便挑了些常见常用的字教给了他,譬如他家铺子顶上悬挂着的那块牌匾,每天早上抬起头来就能瞧见,看得多了就算不认识字也早记下了具体样子了。
戚长夜先从他们周边出现的字教起,像是铺子旁边的那家布庄,赵岁岁只要歪过头去就能看到偌大的牌子,毕竟是随时随地都能瞧见时时刻刻都能巩固复习着,没过多久他就将这些字给背下来了。
他们烧出来的炭笔其实质量并不算好,写出来的颜色也不是很深,字迹浅淡不如墨笔那般适合长期保存,岁哥儿便暂且先这样用炭笔临时记着,每隔几日再用笔墨统一抄纂到纸张上面订成账本,久而久之便也慢慢养成习惯了。
铺子的大门早就关了,屋里只有他们两个,赵岁岁核对了下本子上的账目,又清点了下今日收到的银钱数量,确定两方没有出入后才合上本子将银钱给收了起来,这么一会儿的时间戚长夜也已经将铺子给收拾的差不多了。
枣糕铺里的光线并不算好,毕竟房间格局摆在那里,关上前后的窗户以后可见度便骤然变得低了许多。赵岁岁与他一起将两个竹筐提到了板车上面,慢慢悠悠地驱车回到了村子里面。
“下午去镇里买了些东西。”戚长夜将一个小木盒子推到他的面前:“送你的。”
他的语气太过于稀松平常,仿佛只是给家里面补充了些日常生活用品,推盒子的动作也很是随意,以至于赵岁岁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直到他将盒子打开……整个人才呆在了原地。
盒子里面用红布包着三件首饰。
一根银簪、一个同样是银制的手镯,还有一条金色的链子。
在日光下折射出莹润的色泽。
赵岁岁不可置信地抬起了头。
“在镇里的那家首饰铺子里瞧见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戚长夜尴尬地转开视线,想说什么,但在赵岁岁直勾勾的目光注视下硬是一个字都没能再憋出来,只得僵硬地转移了话题:“我找大伯有些事情,回来的路上忘记说了,我去大伯那边一趟。”
赵岁岁:“你……”。
还没等赵岁岁将话说完,戚长夜就已经发挥出了在山林里面追野鸡撵兔子的速度,转眼间就消失在了赵岁岁的面前了。
甚至都没给赵岁岁留叫住他的时间。
徒留赵岁岁站在原地捧着巴掌大的木盒发呆。
……
戚长夜也不完全是给自己找借口,他的确是有事情要与戚大伯商量,手工制作蜡烛的效率实在是太慢太慢了,且用乌桕子制作出来的蜡烛都是乳白色的,虽说这颜色很是细腻柔和,但在这样的朝代里面终归是有些不太吉利。
他更不可能将所有的蜡烛都用乌桕子制作,山上的乌桕子树的确不少,但是鸡蛋总不好全都放进一个篮子里面,是以这段时间戚长夜一直盘算着能不能找到其他材料,顺便给蜡烛调个色改变下外形,这在后世是相当常见的事情,只要这边材料到位,戚长夜随时都能动工。
这次去找戚大伯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虽说没在山里瞧见,但也不能妄下定论说这个朝代就一定没有,村里的人见多识广,说不定就有人能够给他提供一些建议。
戚长夜摸了摸自己尚还有些发烫的耳朵,逃也似地飞快离开了山脚戚家。
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究竟为什么会脑子发热突然去买这些东西,他只是恰好路过了那间首饰铺子,站在门前遥遥朝着里面瞧了一眼,这铺子是从县城那边开过来的,在这周边都极有名气,不少哥儿姑娘都以能买这家铺里的东西为荣,虽说东西的卖价不低但也依旧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他只是突然觉得应该给岁哥儿准备些什么。
现如今他又不缺那些银子,当然要竭尽所能地对他更好一些。
戚长夜快步朝着戚家的方向走去,只想着早些将事情给交待了,这样也能早点回家。这段时间他和岁哥儿各有各的事情要忙,虽说每日都能见面吧,但到底也是聚少离多,明明才离开不过片刻,却已经有些想念他了。
想到此处,戚长夜的走路速度都愈发快了起来。
进村的道路他已经走过无数次了,即便是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戚家,只是这次还没走多久就被忽地叫住了脚步,戚长夜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回过头去,一眼便见着了个精瘦高挑的拄着拐杖的老人。
老头的视线与他对在一处,过了片刻才定定地又重复了一声:“戚梧。”
戚长夜恍然间都快忘了原主的这个名字了。
“郑三叔公。”戚长夜回忆了下对方的身份,面色平静地回了一句。
他只是对戚家的人脸盲,尤其是戚家的那些小辈,毕竟年纪太小长得又都有些相似,不常接触的情况下很难准确无误地将他们给分辨出来。郑三叔公在整个村子里都极有名望,戚长夜穿越至今已经见过了他不少次了,不过他与这人也没什么关系,至今为止两人也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过几回,实在是想不明白对方在这种地方叫住自己的意图。
莫不是因着这段时间在村子里面收东西的事情?
戚长夜心里思索起来,面上仍旧不动声色。
他心里一连冒出了好几个念头,却独独是没有想到……对方压根不是为了这些银钱交易来的。
他是为了郑然来的。
第130章
然哥儿也到了该同人商议亲事的年纪, 只是他自己不想成亲,时不时地就缠着郑三叔公撒娇抱怨,郑家的老头也实在是疼他, 一来二去地就拖到了现在, 以他的年纪还没说亲的在整个村里也都是少数了。
他也只能拖延些日子,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郑三叔公就注意起了周边人家的同龄汉子,不过村里没几个人家的家境能比得过他们的, 郑三叔公哪个都瞧不上眼,总觉得谁都配不上自家郑然。
老头被人捧着敬着尊了大半辈子,恐怕他自己都想象不到临老会被一个小辈给死死拿捏了,郑三叔公更是想象不出郑然竟会看上戚家的那个冷面寡言的汉子, 刚刚知道这件事时一不小心就摔碎了个郑家小叔从镇上带回来的浅色茶碗。
然哥儿还是有些脑子的, 还知道要小心一些尽量瞒着郑三叔公,不过他在旁人面前就没那么小心翼翼了, 一来二去地被亲近的玩伴给窥探了心思也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这点事情就这样从朋友那边给传了出去, 一直传到了郑三叔公的耳中。
换做以前郑三叔公一定二话不说直接拒绝, 可这些日子戚五的变化实在是太大,先不说在镇里面的那些关系,只说戚大伯每日收的那些东西吧,郑三叔公可日日都看在了眼里。
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戚五能连续稳定地日日拿出这么多银钱想必是有了什么稳定的营生, 事实上戚长夜本身也没想瞒着村里的人——他那铺子本就开在镇里最繁华的街道上面,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住,早晚都会传到村人的耳朵里面的。
上一篇:神父
下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