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长夜他们也不是会大张旗鼓宣扬的人,这件事情谁都没说,是以连渔哥儿他们都不清楚。
“那么大的一个人,平白无故地怎么会失踪呢?他们为什么不报官呢?”赵岁岁满心不解。
有人失踪也不是什么小事,当朝皇帝勤政亲民,登位以后颁布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在百姓间的声望不低,新来不久的那位姜大人私下里也为自己的名声做了不少事情,赵岁岁虽不怎么出门,但听得戚大哥的意思也能猜到姜大人在府衙和周边县镇里的名声不错,若是报官官府应当会重视起来派人寻找的,那不比他们这些村人乱找快速上许多吗?
小徐娘子耸了耸肩:“谁知道呢,可能是要面子怕丢脸吧。”
她到底也不是郑家的人,有些消息能随便打听到,有的东西却是打听不出来的,只能凭着自己的猜测办事。
“说起来,你家那位不在家吗?”小徐娘子疑惑道。
赵岁岁点头:“他一早起来就上山去了。”
赵岁岁也没有骗人,他只是没说究竟是哪天早上,小徐娘子也没多想:“你看着吧,我都怕这事会找到你家那位的头上。”
赵岁岁闻言皱起眉头:“不能吧?”
以他对郑家这些人的了解,要是自己能将事情给解决了是绝对绝对不会求到外姓人的身上的,郑家那些老顽固们可低不下这高傲的头颅。要他们承认有事情办不了需要戚五出面帮忙……比杀了他们还要困难。
否则当年两个村子争水灌溉也不至于拖延那么多天了,那是实在没办法了,灌溉和粮食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面子了。
“等戚大哥回来,我会和他说一声的。”赵岁岁道。
说起戚大哥究竟什么时候回来……戚长夜走的第一日,他将家里的粮食碾了,第二日将新旧两个院子的后院给翻整了一番,村里有些汉子已经开始准备起了秋播的事情,将种子撒在地里埋上一个冬天,第二年开春便能万物复苏一起将嫩苗给发芽生长出来。
第三日一早吴四就来了他家院子,也不知道这人究竟是几点从镇里出发的,也有可能这一晚上压根就没住在镇上,因着家里汉子不在的缘故,赵岁岁没有让他进门,吴四这次带走了足足八百斤栗子,沉甸甸的一袋银钱坠的赵岁岁心头慌乱不安的。
这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戚长夜同他说过自己平时用来放钱的地方,正所谓狡兔三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戚长夜的银钱也没全部收进了空间里面,空间里放的是他手里的大头,床头的小木盒子又是其中一个位置。
除了空间里的那些意外,余下的两处戚长夜也没刻意瞒着他,赵岁岁瞧着里面满满登登的银锭子和铜钱,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赵岁岁不会识字也不会写字,他只认识几个非常非常常见的几乎人尽皆知的字,戚大哥倒是想要教他,奈何这两个人白天实在是太忙,晚上又有了夜盲症的影响赵岁岁几乎看不清东西,一来二去地就被这般搁置了下来。
不过赵岁岁学会了写“正”字,他削了几张薄薄的木板,示意赵岁岁用正字来计数,本身这字就只有五笔,又横平竖直地非常好记,几乎只是提了一次赵岁岁便将其给背了下来。他甚至还无师自通地研究出了套记账方法,虽说要比阿拉伯数字更复杂繁琐上一些吧,但对于一个一直在村子里面长大的哥儿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事情了。
赵岁岁又点了一遍银子的数量,单独将其装进了个小布袋子中,这样也方便戚大哥回来确定数目,做完这些他又去地窖里面清点了下剩余的装栗子的竹筐与麻袋,一笔一划地认真将其给刻在了木板之上,随后才重新关上地窖的大门。
他做起事来实在是细致,有时家里的很多东西连戚长夜都要过来问他。
戚大哥说了大致在三至五天左右就会回来,现在才是第三天时间,赵岁岁便已经开始期待起来,搬了小凳子在院门口处忙了一天,时不时地就要偏过头去看上趴在脚边的大汪一眼,期待着它能早些听到来自于主人的脚步声。
桐哥儿更是沉不住气,每隔几分钟就要往门前走走看看,连趴在地上的小狗都被转得发晕。
因着天际逐渐转冷,地里的蔬菜也长势缓慢,赵岁岁与戚桐去将鸡圈兔窝收拾了一番。他去接了一大桶竹笕的水,一瓢瓢地舀着浇到了菜地之上,那些鸡粪也没有丢下,一并带去沤成肥料,等再过段时间统一埋进菜地里面。
之前戚长夜就去猎过几只兔子,被送到了同福酒楼一并卖了,不过那些兔皮兔毛倒是没有一起卖出去,而是戚长夜出了些工费在镇上鞣制出来被阿福他们顺手给捎带了回来。
兔皮的数量不是很多,赵岁岁便想着先可着戚大哥来给他做双护膝护臂,戚大哥毕竟常年进山,衣服鞋子都磨损的极快,赵岁岁时不时地便要给他修补衣服打上补丁,他衣服的几处重要部位也都专门用针线加固缝实了好几次呢。
皮毛这东西要比寻常布料厚实多了,赵岁岁那根小细银针连着扎了几下都没能扎透,他不得不将之前用来纳鞋底的针给拿了出来,带上顶针连着用力扎了好几次,才终于将针线给穿了进去。
每块兔皮都不是很大,兔子本身也不是什么能长的特别大的生物,一块兔皮刚好够做一只护膝,他取了划粉片来思考了一番,最后才开始下剪刀裁。
桐哥儿坐在他的身边,一脸倦怠地打着呵欠,他们面前不远处的地方放着那只泥做的炉子,几块黑炭放在炉底,隐隐可见几丝红色的光芒。
泥炉上面坐了一个约有两个巴掌大的陶罐,里面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着泡泡,是他们正在烧着的水,有了这个小小的陶罐倒是节约了不少柴火。
村里人的窗子通常都是用木头木板搭出框架,再用油纸将其糊上,戚长夜却将其给改进了一番,做成了左右两边对称拉开的样式。优点在于这样光线能够更好,更加方便日光照射,缺点同样相当明显,到了冬日门窗开启的地方便会有冷风源源不断地往里面灌。
是以等着天色再继续寒冷上一些,戚长夜就会用些东西将门窗封实,不过那都是一两个月后才要准备做的事情了,现在提这些还为时尚早,但因着那些剪下来的兔皮兔毛也能够被用来封窗的缘故,赵岁岁将它们都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取了个布口袋将其装好,这样等到用的时候就不用再到处去找,能够省下不少事情。
哪怕家里现在已经有了不少东西,岁哥儿也从来不会挥霍浪费,各式各样的物品都留了一堆,就怕哪天突然用到自己家里找不出来。
虽是留了不少东西,但他每一件物品都装得格外规整,不会给人一种随意堆放的混乱感觉,甚至还摆的颇有些赏心悦目,戚家新旧两个院子面积本就不小,反正家里有不少空地,戚长夜也随他去了他想收些什么便留些什么。
这样开窗光线极好,戚长夜又特意将向阳的那间留给了他,赵岁岁很快便借着天光缝出了一只。护膝另一侧有专门的束带,届时只要将其带上打几个结就能稳稳固定在腿上。
这一只护膝做着简单,却也消耗了他近一个时辰,赵岁岁的眼睛本就不好,全神贯注了这么长的时间两只眼睛都酸涩的厉害。他伸出手准备揉揉自己的眼睛,却见着桐哥儿朝着他的方向爬了过来,小哥儿的一手轻轻覆在他的眼上,整个人都软绵绵的,就势依偎进他的怀里。
赵岁岁心软成一片,对桐哥儿喜欢的不得了,仔仔细细地帮他打理了下身上的衣物,又轻轻地摸起了他的脑袋:“等你哥哥的东西做完,就给你也做上几件。”
桐哥儿摇头:“桐哥儿不要,给阿岁哥哥做。”赵岁岁没忍住笑了起来。
赵年年也算是他一手带大的,小时候也长了张精致可爱的脸,不过对方可从来没有那么贴心过,偶尔对他撒起娇来也一定有他背后的目的。赵岁岁越看他便越喜欢,抱起了小家伙就舍不得松手,无论这一天多忙多累,只要想到家里面的一大一小,身上的疲惫便也一扫皆空了。
“等你阿兄回来,让他给你做好吃的。”赵岁岁笑道。
上一篇:神父
下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