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着侯爷的吩咐,此时她不但不能对文姨娘发作,反而还得伺候着她,于是便开口问道:“文姨娘,你既然有了身孕,可是府中的大事,若是有什么需要的,我好叫人赶紧给你添置。”
文姨娘哪里想和白氏继续在一个屋檐下相处,连忙说道:“现下是没什么需要的,感谢夫人关心。妾身若是有什么不妥的,定会找府里讨要。”
她急着将白氏送走了以后,才算是长舒了一口气,扶着小腹在床沿坐了下来。
“娘,听说你怀了弟弟了?”甜姐儿赶了过来,跑到文姨娘身边说道。
“别瞎说,哪里是什么弟弟?是男是女还是哥儿都不知道呢?”文姨娘连忙捂住甜姐儿的嘴。
“娘,你若是真的生下弟弟,在府中地位是不是就要更高了?夫人也欺负不了你了?”甜姐儿已经有些懂事了,此时就在文姨娘耳边小声问道。
“要真是这样倒好了……”文姨娘想了想,才叹了口气道:“你看这次这么大的事情,明明证据确凿。但你父亲叫了夫人过来,却只发落了大厨房里的人,压根就没有追究夫人的责任,连管家权都没有收去。”
“父亲为什么这样偏心?”甜姐儿听了,有些不解的问道:“就因为夫人是正室,又生了儿子,所以他就这么宠爱夫人么?”
文姨娘听了,便苦笑一声道:“这里面的事情可复杂多了,不过你已经大了,倒是可以给你讲讲。”
“你父亲这次不追究夫人的原因,自是有你二哥的缘故。但最主要的,应当还是因着夫人的娘家可靠。”
“夫人是白家嫡女,与她兄长,也是白家现在的当家人关系亲密。若是你父亲发落了夫人,就是与白家撕破了脸,他自是会有所忌惮。”
哪里像自己……不过一个商女出身,家中最多不过送些钱财,再多的助力却是没有了。
说到这里,文姨娘摸了摸甜姐儿的头道:“你且记着,你要想过得好,以后侯府的当家人,就只能是世子。你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世子对你的恩义。就算是以后出嫁了,也不能断了和家里的联系,你夫家看在侯府的面子上,都要对你礼遇三分!”
甜姐儿有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家中两个兄长,世子虽然与她也没说过几句话,但长得好看,待她也好。比起那个几乎从不搭理她的二哥,自是好得多了。
薛府这么大的一番动静,沈宣在外却是一点不知。
他那日收了薛家大笔银票,不久以后,又收到了晋宁王府的帖子。
京郊的灾民们已经散去,晋宁王妃也要开始举办踏春宴了。
这一次,沈宣是必须去的。到了约定的日子,他便换上合适的春装,去了城东的郊外。
晋宁王府在京城东门有几个田庄,后面又有一片山林,这次踏青就定在了这里。
为了方便摆宴,晋宁王府特地在自家山林里面修了一片亭子。
沈宣到的时候,晋宁王妃与县主早就已经在亭子里待客了。
见沈宣来了,晋诗月便连忙迎上前道:“你可算是来了,还真是难请。来来来,赶紧坐到我旁边来,我有话和你说。”
沈宣环顾四周,见这席间来的人倒是很多,且有男有女,大有不少比自己身份高出许多之人。
但晋诗月任性惯了,硬要让沈宣坐在自己身旁。且对席间的宾客放出话道:“沈哥儿可是救了我的命的,如此恩德,合该次次做我晋宁王府的首席,还请各位不要见怪。”
自沈宣上次进宫以后,大约是因着晋武帝都给他送了菜的缘故。今日他来此赴宴,席间宾客都对他客气了不少。
见晋诗月待他如此客气,有不少同龄的哥儿姐儿们也过来同沈宣说话。
这踏青的席面其实是晋宁王妃给晋诗月相看婚事用的,因此席间除了哥儿姐儿,也有一些男子。
只是因着晋诗月恶名在外,来的男子不算太多。且不少家中家世都不怎么显赫,与晋宁王府有着很大差距。
剩下几个家世稍好些的男子,却也多歪瓜裂枣长的不怎样。
晋诗月心中气闷,便拉了沈宣去一旁耍,又凑到他耳边说道:“你瞧瞧外面那些男子,我母妃竟要从中给我择一个夫婿。你看那个方家的公子,一脸憨傻。若是对着这样的脸一辈子,倒不如死了算了。”
晋诗月是个颜控,之前就喜欢薛凤麟这样俊美无双之人。如今对着宴席上这些男子,自是一个也看不下去。
沈宣想了想,才指着角落里一个长的颇为清秀的公子说道:“那位长的还行,你考虑考虑?”
晋诗月闻言就翻了个白眼道:“他啊,绣花枕头一个,还油嘴滑舌!因着是家中庶子,就想着凭姿色找个家世好的正室。”
“你不知道他平日里多恶心,对着世家的哥儿姐儿都是一副跪舔的模样,我可瞧不起这样的男子。”
沈宣有些无奈,但也没法给晋诗月意见。别说晋诗月一个县主眼光高,就连他这么一个乡下哥儿,都看不上席间这些男子,晋诗月不想嫁给他们也属正常。
只是这婚嫁之事还得情投意合。京中是有身份高贵且品貌出众的男子,却不一定愿意娶晋诗月。
晋宁王爷虽贵为皇亲,但却没什么实权。且娶了他家的哥儿,对仕途也没什么帮助。再加上晋诗月的名声,京中许多世家公子都没有过来赴宴……
“唉,我要是能一辈子不嫁就好了。”晋诗月长叹了一口气道。
沈宣听了,心中也是一叹。
如自己这般的乡下哥儿其实倒是自在,只要没有父母管束就不会被人逼着成亲。
可晋诗月是县主,关系着皇家的颜面,却是不能不嫁。
又过了一会儿,远处忽然来了一辆马车。待那马车在亭子附近停下,晋宁王妃过去接待,却发现这车上下来的,竟是皇子少师杨大人家的杨太夫人,还有家中的儿媳梁氏和小少爷杨旭。
“竟是杨大人的家眷大驾光临,何其有幸,还请入席上坐。”晋宁王妃看到来的人是杨大人的家眷,着实吃了一惊,面上立刻露出了欣喜之色。
这杨家乃是朝中清贵人家,随家世不算显赫,但却书香门第出身,身份颇高。
杨大人位居高位,但却官声很好。家中的几个子嗣也都还算聪慧,就连这个小儿子杨旭,也去年秋闱就上了榜,成绩在京中还算不错。
晋宁王府这样的家庭,其实最想找的儿婿就是杨家这样的清贵之家。
但如杨家这样的人家在世家名门之中也是极受欢迎的,而晋诗月的名声不好,她给许多这样的清流之家发了帖子以后,都被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婉拒了。
杨家虽然没有送来回帖,但之前也从未接过晋宁王府的邀请,晋宁王妃是没想到他们会直接过来的。
要知道京中有适龄儿女之人,举办这样的宴席,来者都知道主家是什么意思。
若是杨家对晋宁县主完全无意,那自是也不必特地前来,还带来了自家的小儿子杨旭。
第78章
晋宁王妃引了杨家人在主座旁边坐下,之后便亲自坐在杨太夫人旁边,与她相谈甚欢。
比起杨太夫人泰然自若的模样,梁氏面上的神色就不怎么自然了。虽然也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晋宁王妃说这话,但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而杨旭则是端端正正的坐在席间,面上也看不住什么喜怒。
晋诗月此时正拉着沈宣躲在远处说话,沈宣见了那杨大人一家,便指着杨旭说道:“县主你看,那位杨公子瞧着倒是清正。”
杨旭容貌端正,虽不比薛凤麟那般容颜俊美,但却自带一身文人的隽秀气质,
晋诗月看了面上一红,嘴上却道:“杨旭是比那些歪瓜裂枣强些。只是杨家清流之家,以前与王府也没什么往来,也不知今日怎么过来了?”
沈宣便道:“我看这杨公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纪,杨家既然带了他来,想是过来与你相看的,你快过去?”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