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宣闻言笑了:“那你得付我酬劳,我的主意可不是白拿的,贵着呢。”
薛凤麟眼神一暗,搂过沈宣的腰,在他唇上落下一吻道:“我的人我的财都是你的了,你还想要什么酬劳?难道想让我肉偿?还是这几日,我在船上疼你疼的还不够?”
沈宣没想到薛凤麟几句话竟然又歪了方向,面上一红忙道:“我可没说要你肉偿,你可别又借着付酬劳的幌子折腾我!”
薛凤麟:“我那是伺候你,怎么叫折腾你?我看你当时喜欢的紧,求着我好好疼你,怎得转眼又翻脸不认了?”
“闭嘴吧你!”沈宣伸手压住薛凤麟的唇,恨不得他别再说话了。却又冷不丁被薛凤麟一把抱起。
屋外,金枝和金桂面色绯红,识相的关上了房门。
世子与沈哥儿感情这般好,他们自是心中感慰。只是今天晚饭之前,他们怕是都不会再出来了。这府中剩下的事情,还是让无心和无忘自己看着办吧!
第106章
话说那知州府被前知州大人维护的不错,宅子虽说不上多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内里的屋子都是前年刚翻修过的。
饶是薛凤麟这种讲究惯了,倒也觉得没什么再去翻修的必要。替换上他们从京中带来的铺盖细软之后,整个家里便又上了一个档次。
翌日一早,沈宣与薛凤麟便决意一起出门采购一些家具摆件。然他们在砂州浅浅转了一圈后,竟没有买到什么像样的物件,便索性决定去离砂州不远的彭州,在那里的大集市上买了些需用的东西。
彭州是大晋东南沿海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砂州所在的辖区知府也设在彭州。也就是薛凤麟的顶头上司唐大人就在彭州,薛凤麟每隔一月,还要来彭州知府和唐大人叙职汇报一次。
这次既然要到彭州采买用品,两人商议之后,便决定在彭州多住几日。
一是彭州与砂州相距不远,气候极为类似,彭州的一些管理经验也能借鉴到砂州。二是薛凤麟也可去拜访一下唐大人,也算是新官上任,在知府大人那里提前露个脸,此事就是官场仕途上的一点潜规则了。
到了彭州以后,时间已经快到傍晚了。沈宣他们先去了彭州最为繁华的太平街,找了间最大的客栈住下。
用过饭后,两人又在这太平街上逛了一会儿。看着路边商店多是贩卖水产、宝货相关,沈宣才不禁感叹,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彭州的街道,与京城与乐州明显有所不同。大多数铺子都与海产品相关,特别是那些卖南洋进口宝货和干鱼干虾的铺子,生意极好。
大批的工人天黑了竟然还在忙碌,把东西用麻袋打包了一批批的运到码头或是骡车上,再运往大晋各处。
“彭州码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待回到客栈房间,薛凤麟才突然开口说道:“这里的码头修的很好,高峰期可同时接纳五百多艘货船。码头的海床底部也一直有人抽砂平礁,方便船舶靠岸。”
“彭州做全国各地的海产宝货生意已经形成了气候,因此彭州虽与砂州相隔不远,但却十分富裕。我之前翻查记录,发现砂州的历任知州中也有人想要仿效彭州开发码头,开展商业的,但都失败了,之后便不了了之。还有人说砂州风水不好,所以才发展不起来,你怎么看?”
“砂州与彭州只隔了五十里远,我们坐马车过来也只得半日。”沈宣想了想道:“若是仿效彭州在砂州开展商业,一时之间成不了气候,还要投入很多。我若是商人,定然选择市场更大的彭州,而不会来砂州这种地方。”
“是啊,所以投入甚大,收效却很微小,自然做不下去了。”薛凤麟点点头道:“效仿彭州一路,在砂州是行不通的,还得另寻他法。”
说完以后,薛凤麟便陷入沉思之中。他看着彭州夜市上热闹的灯火,眉头微皱。同样的时间,昨夜砂州早就已经一片黑暗,哪里有半点热闹的气息?
沈宣见薛凤麟一脸深沉的模样,又略略思索了一番后,才开口说道:“其实砂州也有砂州的优势。我那天看你研究砂州地图,它与南洋诸岛距离更近,往来更加便利,因此砂州虽穷,但在砂州码头停泊休整的船只也不少。”
“是也,你说的对。”听了沈宣的话,薛凤麟面上又露出一抹笑意。之后才牵了沈宣的手道:“此路不通,就另寻他路,办法总是有的。”
之后两人才吹了灯歇下,翌日一早,便拿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去了知府衙门。
再说这唐大人见了薛凤麟上门来拜,才知道砂州信任的知州人已经到了。
他虽是外官,但关于薛凤麟在京中的身份也是略知一二。知道他是薛侯爷府上世子,又得晋武帝赐婚,对他与沈宣二人自都是十分客气。
唐大人与薛凤麟寒暄一番之后,便派人去家中请了自家长子过来,托请他们带薛凤麟与沈宣夫夫二人去自己府中做客。
薛凤麟自是不会推辞,便随了那唐家大少爷一同去了。
来到一处十分奢华的宅子之后,唐家大少爷便请了他们入内,又有唐夫人和唐大人的妾室们带了自家内眷亲自出来迎接,十分的客气。
唐大人家大业大,除唐夫人外还娶了五房小妾,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哥儿还有五个姑娘。
除了唐夫人生的长子和三姑娘,其他都是庶出。最小的小儿子与小姑娘都不到五岁,可见唐大人年纪虽大,但与薛侯爷一样,也是个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的。
彼此介绍过之后,唐家大少爷就带着薛凤麟去前院喝茶和赏鉴古玩去了。
而唐夫人则带着沈宣来到唐家后院,参观起了唐家院子里的后花园。
唐夫人带着三小姐在前面与沈宣说话,后面唐家的几位姨娘与几个哥儿姐儿的就落在后面,隔了一点儿距离小声的聊起了天来。
唐家的大姨娘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年纪已满十八,已经娶妻生子,小的也已经快到娶妻的年纪了。
二姨娘与三姨娘还有五姨娘各自都生了一个哥儿和一个姐儿,只有四姨娘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姐儿。
其中二姨娘和三姨娘生的哥儿和姐儿,也都已经到了及笄的年纪。
他们这样的人家,庶出的姐儿大多嫁给父亲下级官员的子嗣为妻,而哥儿则是嫁给别人做妾。
原本他们这些时日也是一直在相熟的人家里相看,心中也是选好了一些人选。可今日见过了薛凤麟之后,心思便忽然都活络了起来,之前相看过的那些人家也都看不中了。
大姨娘见二姨娘与三姨娘自方才开始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心中暗暗好笑。不禁故意对那走在自己身边的三姨娘说道:“我瞧你的四哥儿一直没有着落,如今倒不如看看这新来的砂州知州大人。”
“这知州大人长得如此俊美,家中又是侯门。砂州虽穷,但他家底丰厚,嫁过去想必也吃不了亏。再说他那正头娶的是个夫郞,瞧着也是个好说话的,你的四哥儿过去也吃不了亏。不如去求求老爷,让他与那薛大人说说,将你的四哥儿送去与他为妾?”
那三姨娘本就心动,听了大姨娘的话自是十分认同。她身边的四哥儿也是面上一红,一想到方才薛凤麟那般俊美的容貌,心里就觉得百爪挠心。
大姨娘与三姨娘的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却也逃不过不远处的二姨娘等人的耳朵。大姨娘与二姨娘早年关系不好,暗地里斗了许久,也就是大姨娘生了两个儿子以后,二姨娘才彻底败下阵来,很是偃旗息鼓,只一心讨好起了唐夫人。
方才她见了那薛凤麟之后,心中自是也有一些想法,此时又被那大姨娘的话勾起了胜负之心,便想着要趁着三姨娘之前行动,让唐夫人把自家的五哥儿送去给薛凤麟做妾。
唐夫人带着沈宣在后花园里转了一圈,将他安置在湖心雅阁之中,又让自己女儿在旁边作陪,之后就去了厨房安排饭食。
见她起身离开,二姨娘便连忙也起身跟了过去。到了无人之处,便立刻对唐夫人说了自己的心思,又请求唐夫人帮她做媒,说服那薛凤麟纳自己的五哥儿为妾。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