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此事还是要怪自家婆婆杨太夫人!杨夫人心中忍不住想到:若不是她执意要带着杨旭去赴晋宁王府的宴席,旭儿一向乖觉,又怎么会着了那晋宁县主的道?
她心中正暗暗吐槽着自家的婆婆,突然便听着外面传来动静,杨夫人的身边的妈妈过来通报,说是小少爷总算是回来了。
杨夫人一听说杨旭回来了,便迫不及待的冲了出去。
只是走到杨旭院子门口,才听说杨旭一回来并没有回屋,而是直接去了杨太夫人那边。
杨太夫人是书香门第出身,嫁入杨家之前也是有名的才女。
她一路跟着杨老太爷来京中做官,为人颇有见地,甚至在杨老太爷和杨大人的仕途上都出了不少主意。如今虽然早不管家了,但家中大事却还是由她做主,杨大人对她也是颇为尊重。
杨夫人表面上拿着管家的权力,但遇到事情却处处都要受杨太夫人的制约,心中本就有些不满。
听说杨旭一回来就去了杨太夫人那里,杨夫人心中便是一紧,立刻也赶了过去。
果然刚刚迈入杨太夫人的院子,还没走进屋内,便听到房门里传来杨旭的声音说道:“祖母,孙儿心悦晋宁县主,还请您主持大局,帮孙儿去晋宁王府提亲。”
“不行!绝对不行!”杨夫人听了立刻走入屋内说道:“京中那么多的姐儿哥儿还不够你挑?偏偏看上那么个没人要的哥儿?”
杨旭听到杨夫人的话却是不为所动,只是上前一步,对着杨太夫人跪下说道:“祖母,孙儿求您去晋宁王府提亲!”
杨旭从小是个省心的,在家也是人人夸赞,除了入宫面圣和过年给长辈磕头还从未跪过。如今竟然为了一个哥儿跪下恳求祖母,让杨夫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杨太夫人见孙儿如此恳求自己,心中也难免动容。
她对那晋宁县主也有些好感,但自家儿媳实在不喜他,她为了阖家安宁自是也不会强求。
“旭儿,你先起来。”杨太夫人亲自上前一步,把杨旭扶起说道:“并非祖母不愿帮你。只是你也看到了,你母亲实在不喜那哥儿进门。这婚姻大事并非儿戏,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若是我依了你的,强行去晋宁王府提了亲,岂不是与你母亲对着干?家中岂能还有安宁之日?”
“晋宁县主并未得罪母亲,晋宁王府宴席待我杨家也十分礼遇。我不知母亲为何这般讨厌晋宁县主?难道就因为孩儿喜欢?”杨旭闻言说道:“既然母亲不喜他入门,那大不了我娶了他后,与他搬出去重新开府,让他尽量不与母亲见面就是了。”
以杨旭的脾气,若非十分生气,是决计说不出这番话的。
杨夫人又哪里受得住儿子这么一番话,当下脑袋一晕,捂住心口后退两步。杨太夫人房中的妈妈连忙上前把她扶坐在椅子上。
“你……你……”杨夫人泪流满面的说道:“你竟为了一个外人忤逆我?这话是不是那县主教你说的?”
“无人教我说任何话!”杨旭长叹了一口气道:“是母亲你实在偏见太深,难以沟通。再说我业已成年,马上就要上差事了,搬出去住也没什么奇怪的。”
“与我一批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从外地来的,也早就自己开府了。”
“他们都是外来的进士,不过是些乡巴佬,怎么能与京中子弟相提并论?你当他们不想住在家里?”杨夫人忍不住开口说道。
“我祖父也是外地考入京城为官的进士,难道也是乡巴佬?”杨旭闻言皱眉说道:“母亲,你失言了!”
杨太夫人就是陪着杨老太爷一同从外地入京的,听到杨夫人的话便是心中一沉,气不打一处来。
当年她给扬大人挑选亲事的时候,相看了不少人,杨夫人并非是其中家世最显赫的。
只因着她家里也是京中的书香门第,家中虽然不算富裕,但所有的姐儿与哥儿都读了书。再加上相看的时候,杨夫人明显对杨大人一见倾心,杨太夫人才特地挑选了她做家中的媳妇。
这些年来,杨夫人给扬大人添了一双儿女,做事虽有些不够大气,但也算不功不过,待她这个婆婆也还算尊敬。杨太夫人便把手中管家的权力放给了她,自己退居到了幕后。
然而今日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才让杨太夫人发觉,这个京城出身的儿媳妇,心中竟然还瞧不上他们杨家这样从外地进京的清流之家!
“你简直混账!”杨太夫人一拍桌子,狠狠对着杨夫人说道:“老太爷如今是早就去了,可也容不得你这般肆无忌惮!”
杨夫人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现在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连忙对着杨太夫人解释道:“母亲,我错了。我是一时情急说错了嘴,并非真心对老太爷与您不敬啊!”
“当日若是我杨家也与你一般挑三拣四,自是也有家境更好又有才学的人可结亲,你难道不知?”
杨夫人不敢说话,只敢呜呜的哭,一边用手帕揩掉脸上的眼泪。
杨太夫人嫌弃的看了她一眼,之后才对杨旭说道:“你既然那般喜欢那个晋宁县主,那老身就做个主,帮你去提一次亲。”
只是此事到底是你的人生大事,还要你父亲同意,等他回来你自己去与他说。
“谢祖母!”杨旭闻言眼前一亮,之后才扶起杨夫人道:“母亲,你回去歇着吧。”
杨夫人哪里还敢多留,此时便顺着杨旭递过来的台阶与杨太夫人告辞离开。待出了杨太夫人的院子才对杨旭说道:“旭儿,你当真要娶那晋宁县主?就不顾你母亲的脸面了?”
“我方才所言,全都当真。”杨旭听后对杨夫人说道:“包括搬出去另外开府之事。母亲你对晋宁县主那般偏见,若是让他与你住在一处,怕是冲突不断。为了大家好,还是孩儿与他单独出去开府更为合适。”
“你!你……”杨夫人你了半天,最后才放弃般的说道:“好好好,你翅膀硬了,我说不过你。我去找你父亲,看他能不能同意!”
“也好,我也会说服父亲。”杨旭十分认真的说道。
待到了杨大人下了差事回家,刚一下马车,就被杨夫人截住了。之后便被她拉入房中,说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出来。
他出来以后,便看到屋外站着杨旭。此时便看着他叹了口气道:“你定是也有话要与我说吧?到书房里来。”
杨旭与杨大人走进书房,杨夫人还不放心的在门外守着。方才她软硬兼施,磨得杨大人为她撑腰,不许应下杨旭与晋宁县主的亲事。
杨大人平日里不怎么管家中之事,这些事情大多随她,这次应当也不会例外才是。
关上房门以后,杨大人才对杨旭说道:“男人当以事业为重,娶妻娶贤。你就非要与你娘对着干?娶那晋宁县主,闹得家宅不宁不可么?”
杨旭这才说道:“父亲,我实在心悦于他,且我与晋宁县主结亲,也绝非头脑一热,而是我思付许久以后,觉得最稳妥的一条路。”
“怎么个稳妥法?”杨大人听了以后问道,脸上倒是有些不赞同:“那晋宁县主名声不佳,你母亲也是因着这个才反对你娶他入门,怕丢了杨家的脸面。”
“父亲,母亲一个内眷,自是只能看到嫁娶表面之事。然而您身在朝中,应当更加明白朝廷上的情势才是。”
“如今朝中瞧着一片平静,但实则危机四伏。”杨旭说道:“就拿我那日去晋宁王府赴宴来说,看似是京郊流民闹事,实际上我与晋宁县主之所以遇袭,正是因着路上与那薛家世子的未婚夫郞沈宣同行。”
“也正因如此,后面那沈哥儿骑马逃走,那些匪徒便都去追他,放过了我与县主。”
“薛家世子也就是近日里隐隐有着倒向叶家和二皇子那边之势,他的未婚夫郞便遭此危机。”
“若是当日那沈宣死了,此事就瞒不住了。负责镇守京郊和安抚灾民的叶家首先就要被问责,薛家世子作为未婚夫也洗不清嫌疑,恐怕会被废掉。”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