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这茶的方子目前还是保密的,他不太想直接暴露这茶水里的原料。
想了一会儿,沈宣觉得既然茶水里需要放柑橘片,那名字里也可以带上柑橘相关。另外沈宣在糖浆里特地使用了昂贵的蜂蜜,虽然分量不多,但自是也要写上。
于是便粗略定下了蜂蜜橘子茶这个名字,先写在了一旁的草纸上。
沈宣冥思苦想给茶水起名的时候,薛凤麟正在一旁看着。
沈宣握着毛笔皱眉全神贯注的样子,落在他眼中倒是一道美景。
作为一个哥儿,沈宣的字写得还算不错。虽说少了两分力道,但灵秀工整却是有的,比京中许多闺秀要好。
再加上他写字的时候一脚站着,另一脚则不太安分的弯曲着,膝盖跪在凳子上。
弯腰落笔的时候,腰杆子挺的笔直,屁股反而被衬的更加圆翘了……
沈宣一抬头,便看见薛凤麟只一个劲的看着自己也不说话。
不知为何,他直觉的感觉到薛凤麟的目光有些灼热。被他的眼神扫过以后,就有些不自在的脸热。
便急忙岔开他的视线开口说道:“林叶你也别光在那里看着,还不过来帮我一起想想?”
薛凤麟闻言,才从座位上起身,步履缓慢的来到了沈宣身边。
“你看看我起的这个名字如何?”沈宣指了指蜂蜜橘子茶几个字向薛凤麟问道。
薛凤麟这才看向那几个字,又仔细思索了一下才道:“名字倒是通俗易懂,只是你既是在书院附近摆摊,倒不如取个书生们喜欢的谐音。”
“什么谐音?”沈宣好奇的问道。
话音刚落,便感到薛凤麟忽然从身后抓住了自己握笔的手。直接包裹住他的整个手掌,沾了沾墨汁以后,带着他的手在草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了蜂蜜吉士茶几个大字。
此时两人本就靠的很近,薛凤麟这一个动作,就仿佛从沈宣身后将他整个人给搂住了,叫他心里吓了一跳。
沈宣一时怔住,身上与薛凤麟贴到的地方又热又烫,也不知该做什么反应才好。
只感到薛凤麟的吐息似乎就落在自己耳边,身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叫他握笔的手有些发软。
待他反应过来,薛凤麟字都写完了,之后又放开他的右手后退了一步,一脸理所当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说道:“吉士是中了进士以后的官职,与橘子在乐州方言里读音相近。用吉士二字代替橘子,对书生们来说颇为吉利,或许效果不错。”
大晋朝的文人墨客们很讲究一个吉利的好彩头,最爱的就是各种读音梗。
京中就有很多酒楼里的菜谱全都是各种吉利的名字,若是无人介绍甚至都不知道吃得到底是些什么。
薛凤麟见识得多了,又听沈宣说摊子要摆在书院附近,自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用吉士替换橘子的点子。
沈宣闻言眼神一亮,一下子便忘掉了方才写字时的尴尬,立刻点头称赞:“这名字的确好。”
第20章
沈宣原本也只是随便让林叶帮着自己想想,没想到对方的点子竟然这么好!
回头再看林叶在纸上写下的那几个字,便发觉对方的字写的苍劲有力,且自成一套字体,比自己写的要好多了。
“林叶,你字写的真好啊。”沈宣忍不住赞叹道:“原本我还准备自己写招牌的,现在看到你的字,倒是自残形愧,这招牌我想请你帮我写。”
他不知道薛凤麟的字在京中也是出了名的好,连晋武帝都夸奖过。
那时候坊间就有富商为了巴结侯府,甚至愿意出千百两黄金请薛凤麟给自己的店铺提匾,被他给拒绝了。
薛凤麟看了看沈宣,又看了看桌上铺着的那块帆布,点了点头。
那个时候他嫌弃商人铜臭味儿重,打心底里瞧不起,不愿意给人家提匾,可今天沈宣让他免费写招牌,他心里倒是挺乐意的。
薛凤麟又想到,若是回去以后,再遇到之前那样的事情,他还会拒绝么?
如若自己不是世子的身份,谁又愿意花那么多钱请他写个牌匾?
有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薛凤麟刚落难到了云水村时,没了世子身份的光环,连普通的村民都无人愿意救助他,也只有沈宣这个傻的,冒着被脱裤打板子的风险把自己带回去了。
若是日后再有富商愿意花百两黄金找他提匾,他自是也不必那么清高,只管看看那商人的品行。只要品行端正,那收了银两提字便是。
无论此人什么身份,只要有得用之处,那便可交。
这一趟他在云水村落难,与沈宣相处了这些日子过来,见识过了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百态,到底是有什么被改变了。
见薛凤麟同意了,沈宣倒是颇为兴奋,立刻就开始设计起招牌的样式。
他那辆摆摊车两边可以插入竹杆,顶上还能拉个雨棚。招牌的位置他准备放在右侧的竹杆上面,竖着悬挂起来。
蜂蜜吉士茶几个字肯定是要竖着写下来的,但光是只有几个大字,招牌就只能给识字的学子们看了,对其他不识字的客人不太友好。
于是沈宣便决定以字画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这个招牌。
他先让薛凤麟在纸上写下蜂蜜吉士茶几个大字,接着就调了颜料,提笔在蜂蜜两个字附近以卡通的形式画了一只小蜜蜂和一贯罐蜂蜜,在吉士两个字旁边又画了一只剥开的橘子,茶字下面的空白处则画了一杯装着茶水的大茶杯。
薛凤麟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这样的方式来写招牌,不禁有些惊讶。
沈宣画的画虽然不怎么精致,但却十分生动形象,让人一看就懂。他脑子里这些奇思妙想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总是源源不绝,又让人感到新奇。
对沈宣越是了解,薛凤麟就越是觉得他像个百宝箱似的,身上总是有一些让人惊喜的可贵之处。
若说他一开始对沈宣的感觉只是感激与怜悯,后面又带上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欲望。那现在他对沈宣便又多了一丝敬重和欣赏。
这种敬重与欣赏曾经出现在薛凤麟面对恩师或是知交好友的时候,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对一个哥儿产生这样的感觉。
那是一种超脱于性别,对沈宣本真品质的赞赏。与之前那种觉得他可怜可爱,所以想要照顾他一生的感觉又有不同。
到了约好的那日,沈宣去了一趟刘木匠的铺子,把做好的摆摊车拿走。
刘木匠到底是几十年的老木匠,那摆摊车做的果然与沈宣图纸上的一般无二。连一些沈宣没想到的细节,也被他主动完善了。
沈宣将那摆摊车套下面的脚架升起,便稳稳的支了个摊子起来,摊子上的台面是竹子编的,又轻便又方便清洗,展开还挺大的。下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正好方便存放一些物品。
他收起脚架,又把车子套在青花骡子上走动了一圈。整辆摆摊车分量不重,骡子拉着也十分方便。
沈宣心里对这摆摊车格外满意,便按照约定又掏出了二两银子,准备付尾款。
没想到刘木匠却摇了摇手道:“银子先不必忙着给,我倒是有件事想求你。”
“这摆摊车的设计很不错,你能不能卖给我?这图纸我按照市价给你算二十两银子,你要是同意,之前制作的三两银子也可以免了。”
其实大晋朝是没有什么版权保护这种东西的。沈宣这车给刘木匠做了,他已经把样式记在了脑子里,回头再悄悄做出来卖给别人也是正常的。
刘木匠提出二十两银子买下沈宣这摆摊车的设计,一是因为他为人比较正派,二是本身对沈宣的印象也比较好。
沈宣闻言心中一喜,当然点头同意了。左右这车做出来了就会被人看到,就算是刘木匠不做,也会有其他人照着他学。
再说这摆摊车也不涉及什么秘方问题,不过是个方便大家的工具,普及开来倒也挺好的。
收了刘木匠的二十一两银子后,沈宣准备驾车离开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