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着迎渡开口指点,却见迎渡捧着剧本看了看。
仿佛那段不超过六百字的场景、动作,是什么值得仔细研读的学术大作,得打好腹稿才开口。
迎渡不作声,独孤深也不是麻烦人的脾气,径自说道:“如果你不方便教,你跟我说一下《风清月朗》里面具体哪个剧情段落,我自己去看,自己去揣度。”
迎渡皱了眉,纠结许久说:“跳楼。”
独孤深:?
迎渡合上剧本,认真说道:“李司净叫我教你,一个人走到绝路,想跳楼时候的心境。”
《风清月朗》是迎渡担任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更是一部台词稀少的文艺片。
他在里面饰演一个小摊贩。
初中辍学,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个病重的奶奶,祖孙俩全靠他这么一个十六七的孩子,讨口饭吃。
这么沉重苦难的角色,原本是不适合迎渡的。
他家境优渥,更是从爷爷辈起耳濡目染,学了命理风水,早早知晓了“不知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理。
可偏偏在试镜的时候,迎渡抽到了一个特别适合他的题目——
“导演让我表演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质问这个世界。”
那时的迎渡,刚刚十八岁,正巧从清泉观出来。
他擅长卜算、诵经,更听过许多人烧香拜神的烦恼。
他拿到了这个题目,看向导演,嗤笑说:
“你知道吗?这世上所有的规则都在逼善良的人去死,偏偏每个人、每张嘴都在说——善良的人能够很好的活着。他怎么活啊?善良有用吗?”
就这么一句话,他带着笑去说,就得到了《风清月朗》的主角。
在导演力排众议之下,成功演绎了一个头脑清晰的爽朗辍学小摊贩。
明明不是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孩子,竟然能够清楚的看透一个底层人仰望的世界。
这就是导演相信他的理由。
即使是八年后,迎渡轻描淡写的说出那句话,独孤深都能想象出来……
小摊贩如何嘻嘻哈哈向人兜售商品,又如何落寞的捡起碎一地的玻璃。
有零工能打的时候打零工,没活可做的时候,守着自己的小摊。
他没读过多少书,小学初中学到的东西,也只够他站在街头广告电视下面蹭着看点新闻。
他没有名字,别人会叫他喂、叫他帅哥、叫他小伙子。
即使家里有病重的奶奶,也只会神志不清的叫他“安子”。
可他不叫“安子”。
每次都不厌其烦的提醒道:“奶奶,安子是我爸,我爸死了。”
也阻止不了奶奶一声一声的唤:“安子,安子。”
“后来他奶奶去世了,他站在天桥上抽了很久的烟。他其实不会抽烟,也舍不得花六块买一包红双喜。最后还是跟老板砍价,十块拿了两包。”
迎渡仔细跟独孤深讲解《风清月朗》,去讲夜晚车流不息的天桥,埋着头自顾自走自己路的行人和摊贩。
“当时那一幕,他看了天桥对面的大楼很久,终于决定跳楼。结果没想到他走了过去,有人比他更早到了那儿。”
一个不想活的小摊贩和一个不想活的保险经纪,在一栋适合自杀的楼顶相遇。
他们抽着烟,聊了整夜整晚。
后来,因为小摊贩实在是太惨了,保险经纪都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了。
要是就这么跳楼,实在是有些不识好歹,还没一个十六七的孩子看得通透,也对不起自己三十来年的辛苦。
终于,保险经纪决定回家跟亲人坦白,一家人想想办法,继续去过这糟糕透顶又没那么绝望的日子。
最后,两个人一起抽完了那两包便宜的红双喜,互道了一声“晚安兄弟”,就此别过。
“他走的时候,恶狠狠的拍了裤子口袋,反应过来了。”
迎渡也拍了拍裤子口袋,惟妙惟肖的重演当年,咬牙切齿。
“烟钱!烟钱没给!”
独孤深听了,哈哈大笑。
他没看过《风清月朗》,国内大部分文艺片在他印象中都脱离不了无病呻吟。
完全没想到这部电影能够这么有趣。
他一直觉得迎渡生活幸福,又迷信命运,应当饰演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大角色。
想不到,能够在迎渡身上找到一个生活所迫的小摊贩的影子。
跳楼啊……跳楼……
独孤深看着剧本,林荫捧着箱子走入寒潭,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形。
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年轻人,已经濒临崩溃,他身上有已故外公的嘱托,也有手里箱子寄托的希望。
他走入深潭,是自寻死路,更是寻找新路。
这么复杂的情绪,要在没有台词的场景里,全靠他一个人演绎出来,实在太有挑战性。
沉思中,他身旁传来迎渡的询问:“阿深,你有想过跳楼吗?”
山里的风吹得独孤深脸颊冰凉,因为带了妆,他不能将脸捂得暖和一些,只能麻木着一张脸,回答道:
“有。”
跳楼、跳河、上吊、喝药。
无论什么,他都有想过。
这不过是每一个不想活的人,必做的死前功课罢了。
忽然,他眼前摊开了一只手掌。
手指骨骼分明,指形纤长,掌心三道纹路在冷风中透出一个男人的宽厚温柔。
“手机。”
迎渡讨要手机,说得理所当然。
“不行。”
什么跳楼不想活的念头,一抛即散,独孤深直接拒绝。
“你会在网上乱说话,影响《箱子》风评!”
那可比他跳没跳过楼更重要!
第48章
经纪人毛伟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
独孤深随时都能想起这位老大哥的亲切期盼。
“现在因为走丢的小孩, 被纪怜珊找回来了,迎渡又有动员小视频, 网络对《箱子》风评特别好。”
“什么邪门啊、有鬼啊之类的言论,通通变成了迎渡好运化解,所以阿深你一定不能给他手机啊,他要是拿到手机胡言乱语,大家的努力都白费了!”
独孤深如实复述,迎渡大受打击!
“我好歹一个票房几十亿的大影帝,连基本的言论自由都没有,这世上还有天理和王法吗?”
独孤深完全免疫,理都不理。
自从他和迎渡一起上山找孩子之后,就彻底看清了这位大影帝的真面目。
随心所欲、狂妄自负。
性格十分好玩, 也叫人头痛。
带来的热度能够让全网讨论“明星救助孩童”、“明星也有担当”, 连带着《箱子》的风评都稍稍好转。
可他一得意, 往网上发感想, 绝对是“也不看看是谁”“早说了我天选之子他们还不信”这种傲慢得惹人讨厌的话。
如果封住迎渡的言论自由,换得网络歌舞升平, 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独孤深作为男主角当然是坚定的封党。
然而,迎渡不依不饶。
“你怎么跟毛伟似的, 这么固执呢?不是李司净叫我教你揣度心境么?你想死的心境根本不用再教了,但你想活的心境呢?肯定要再探讨一下。”
“我找你要手机, 不是要上网啊, 我要给爷爷打电话。他们这一代人什么绝望没经历过, 简直是九死一生逃出来的,更清楚活着的重要。”
“更何况,他是唯一见证过李铭书从死到生的转变的人,你跟他聊一聊李铭书, 对你有帮助!”
这下好了,独孤深的眼睛亮了。
迎渡久违摸到了手机。
可惜,独孤深的手机卡卡的,样式老旧,还碎了一小块屏幕,一看就知道用了五六年。
作为《箱子》投资方、大金主,迎渡很想帮小新人换个手机。
不说什么三折叠、两折叠,至少防水防砸,屏幕不要破破烂烂,输入个手机号都卡顿得发疯。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