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姐呢?”栾也问。
“李哥没喝酒,送他回去。”樊青说。
栾也点点头。
“车明早七点到。”樊青看着他,“我提前五分钟来叫你。早上有点冷,你记得带外套。”
“嗯。”栾也笑笑。“回去吧,再检查一遍,身份证录取通知书银行卡……别忘带了。”
“知道了。樊青笑道。“你也别忘了,你东西也挺多的。”
多吗?好像是有点。
栾也从浴室开始,从里到外收拾,刚开始来的时候背包都没装满,走的时候原来的包都有点放不下了。
各种设备已经寄存给许颂了。
生活用品有些没必要带走。
床单被子也可以留下来……樊青带着买的。
还有到这以后买的衣服,徒步设备……也都是樊青带着自己买的。
电脑可以给樊青用,大学肯定能用上。
栾也笑笑,把要带走的东西全都打包好,门被人敲了两下。
他打开门,木阿奶背着平时出门时背的藏蓝色的小布包,还带上了老花镜。
“给你退租金。”木阿奶从小包里手机和合同,夹着一个小本子,“还有算饭钱。”
“不用退了。”栾也笑着让对方进来。“万一以后我还回来住呢。”
“那不行,下次的事下次再说。”木阿奶打开小本子,认真数了数栾也吃饭的次数。
“饭钱就从你租金里扣了——都快三个月了,才吃了几次饭,刚开始老待在房间里睡觉。”
木阿奶数完,叹了口气。“叫也叫不下来。”
“是吗,我记得我挺喜欢出门的。”栾也说。
“那是后来,小樊青老是找你玩。”木阿奶瞅他一眼,笑了。“你就能出门了。”
栾也跟着笑了。
“以后在外面可不兴这样。”木阿奶说。“好好吃饭。”
栾也点点头,轻声道:“知道了。”
“退的押金微信转给你,记得收。”
木阿奶说完,低头打开小包,把一堆东西放了回去,又拿出来一堆,塞给栾也。
“还有这个,带着走。”
栾也下意识接住的同时低头,手里是两双鞋垫。
是木阿奶平时老在院子里绣的那种,针脚细密紧实,彩色的线交织,绣着吉祥的图案。
“不管从雪湖村走到哪儿,都一步一步,慢慢的,踏踏实实地走。”
木阿奶因为苍老有些浑浊的眼睛,在房间柔和的灯光下,看起来平静得像是这里静谧质朴,亘古不变的村落。
“明天走的时候有点早哦,天都还是黑的。”
栾也喉结上下滑动,开口时带了点轻微的鼻音。
“嗯。”
木阿奶在栾也手上拍了拍,带着老人的温柔,又充满土地的力量。
“不要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要亮。”
*
“两个小时到酒店。”栾也把导航声音调大了点。
“中途有几个服务站,要是开累了就休息会儿。”
“没事。”樊青笑笑。“两个小时不算久。”
确实不算久,他们出发得早,一路走走停停。从这段路风景很好,途经洱源和剑川大片的向日葵花田,又路过了沙溪。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停车进去逛几圈当做休息。
上午十点多,他们抵达了洱海环海线。
天空有云,但天气很好。光线穿透云层,水面波光粼粼,放眼看去是翻涌的蓝。
他们沿着海岸,一路到达喜洲。
这个时候稻田已经接穗,禾叶尖微微带黄,但田野广阔,在风中依旧是波涛似的绿。
稻田四周散落着挺多咖啡店,还有穿着白族服装的老奶奶在卖花环,好几种花一起编的,看起来挺漂亮,。
栾也买了一个戴在头顶,两人沿着街道慢慢逛。
其实全国各地的古镇应该都差不多,不知道保留了多少原有风貌的镇子里卖着各种各样现代化的商品。唯一有特色的是一些扎染的工艺品,有些还带着刺绣,很漂亮。
栾也挑了半天,挑了条看起来很精美的披肩。
店员打包的时间,栾也转头看向樊青。
樊青仰着头,盯着墙上各式各样的制品,看得很认真。
“想什么呢?”
“就是觉得……做纸灯或者手账本封面的时候没准能试试扎染。”樊青说完,自己都笑了。
“真尽职啊。”栾也笑道,“那你拍几张发给李弘阔,让他组织人来学习。”
樊青应了一声,店员把打包好的披肩递给他们,樊青接了过来。
“给你姑姑买的。”栾也说。“到时候带过去。”
樊青一愣,看着栾也。栾也笑笑:“第一次去家里吃饭总得带点东西吧。”
“我姑姑肯定叫拿回去。”这条披肩是重工,标价不便宜。樊青笑道:“让你别乱花钱。”
“这么个大侄子都归我了,花点就花点吧。”
栾也眯起眼睛:“我还挺赚的。”
樊青盯着他看了片刻,没忍住转过头乐了。
耳尖还是有点热,但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了,至少没害羞。
越来越完蛋了,樊青。
第59章
从喜洲吃了午饭出来,樊青看了眼时间,下午一点钟。
“累了吗?”樊青问。
“还行。”
栾也看起来兴致不错,打开车窗吹着海风。
“下一站去哪儿?”
樊青想了想:“进山吧。”
樊青对大理的路好像也挺熟,颜值儿还一路往前走,开了半个小时,在一个路口拐了个弯,沿着山路上了山。
云南的山好像都差不多。道路有点窄,蜿蜒曲折。路两边的树高高低低长得很茂密。
“从这座山往下看洱海风景很好。”樊青说。“山上有个美术馆,还没完全开放,挺漂亮的。”
前面两个急弯,樊青放慢了速度:“你应该会喜欢。”
“以前来过?”栾也问。
“嗯。有些客人比较——”樊青顿了一下。
“装逼。”栾也替他接话。
“……不是。”樊青笑了,“比较文艺。”
“喜欢特意找这种山里稀奇古怪的地方钻,问我有没有推荐……带人来过几趟。”
栾也点点头,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我进山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我挺装的?”
“没有。”樊青立刻回答。
“那你那时候觉得我怎么样?”栾也问。
樊青想了想,开口:“我觉得你挺帅的。”
栾也笑着没再说话。
文艺青年喜欢的美术馆确实挺远,开车开了快一个多小时,路面从柏油到水泥再到黄土,越走越窄。栾也开始怀疑他们要前面到底还有没有路的时候,樊青把车停到了路边。
“到了。”
松柏交错之间,樊青说的美术馆坐落在前方,高耸壮观。看起来确实还没开放。但也没人拦着,只在门口立了个拍照注意安全的牌子。
建筑是水泥和石头的构造,几何空间。三角天窗和几何阳台与远方辽阔的洱海遥遥呼应,不显得突兀。设计非常精巧,好几个空间构造和光影结合,非常适合装进取景框。
栾也和樊青转了一圈,从第一层慢慢往上走,拍了不少照片。
最高层的露台出口是五边形的,没有围栏。不知道是谁在边缘处放了两把椅子,从那里远眺下去,整个洱海尽收眼底。
栾也和樊青拉开椅子坐下去,背后是水泥浇筑,眼前一望无际的蓝。山里刚下过雨,有一股好闻的草木潮湿的气味。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并不觉得热。
“确实不错。”栾也把相机放到脚边,仰头靠着椅背。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