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一点,他说:“你也说了,不是完全没效果,那就是有效果,影响力周期只能覆盖一个月,那我们就一个月做一次方案,直到让所有人意识到我们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会这么做,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百次,总有一天可以让所有人相信,只要干了坏事,就会被惩罚。”
陆长风笑道:“真是异想天开。”
“才不是异想天开。”
“不是异想天开是什么?”陆长风觉得他傻得可笑,“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抱着这么可笑的想法,你可知道现在人口有多少亿,你们又有多少人,全国范围内每年的网暴数量有多少起,校园霸/凌有多少,职场潜规则有多少,家暴的数量有多少,这些你都不知道,就算你们有十万人,放在十四亿里,也不过是一瓢水洒进长江黄河,你觉得一瓢水就能阻碍河流的走向吗?”
人都有侥幸心理,不相信厄运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陆长风道:“如果你们真的这么做了,我们的警力有限,匀出警力来抓捕你们,很可能会导致我们警力不足,没有办法应对更多报警事件,耽误社会正常运转。”
余畅:“我们也不会是致力于杀光每一个不公对待他们的人,但绝对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并不是像你口中说的那样完全无用。”
陆长风点头:“你们确实可以长期作案,不断地来冲击我们律法,当律法不再牢固,当公信力开始坍塌,社会变得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戴上枷锁,当有人被这种压力逼到极限,走上大街随便拿一把刀开始报复社会的时候,你们能够为此负责吗?是你们的行为导致更多的无辜者为此付出代价,你们所谓的公平,就是真正的公平吗?难道你没有家人吗?你就那么有把握你的家人不会遭遇这种影响吗?”
一连串的质问,把余畅问得哑口无言。
张着嘴想要反驳,却怎么也找不到可以支撑自己反驳的点。
只得在这场对峙中败下阵来。
只要冷静下来认真想就知道,他们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够让社会变好,反而让社会变得更差。
第108章 以彼之道02
第2章
余畅彻底被说破了防。
陆长风趁热打铁问:“你是怎么加入这个组织的?谁拉你进来的, 又是谁安排你网罗更多的成员?”
余畅不愿将自己的上线供出来,保持沉默,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试图想到反驳陆长风的点,对陆长风的论点进行反驳。
然而他想了许久,也无法对陆长风的话作出反驳。
反倒是让他自己的心态彻底崩了。
“也是在论坛上, 一个叫墨海的人在我的帖子下留言, 跟我拉近关系, 慢慢地我就加入了这个组织,当时的审判者和现在的审判者还有些不太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陆长风询问。
余畅告知他们, 审判者的宗旨是审判那些法律给不了的正义, 期间有段时间, 变成了个人复仇的工具, 内部就出现了分歧。
一派人认为不应该成为个人复仇工具, 另一派人认为复仇也是因为受到了不公, 两种观念的人最后谈崩了, 就一分为二。
认为可以成为个人复仇工具的人离开了,留下的都是认为不应该沦为复仇工具的人,也就是我们这一批。
“你们是如何从做小案子,变成现在要做社会性的案子?”
余畅的思绪飘远, “是因为这种事情太多了。单杀一个人两个人没什么用,所以我们在想着,挑典型,然后通过向全体喊话的方式, 扩大事态,让更多人注意到这件事,起到威慑全体的作用, 看看这样有没有效果能不能让同类的不公减少,如果可以,就比我们一个一个地去杀要管用得多。”
陆长风问:“之前你们杀人是小组核心成员行动,还是和现在这样,自愿行动?”
“我只负责招兵买马,杀人的事情我不负责,有人会专门搜集社会案件,有人负责指导,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余畅顿了顿继续说:“之前的杀人模式我确实不知道,我只知道杀完人要在现场留下审判者的标志,以此来扩大事件的影响力。”
“自从当年一分为二,这些年不断地拉人进组织,组织扩大了很多倍,人数从之前的几百人到现在大几千接近一万人,很多规矩和之前也不太一样了,目前杀人是自愿行为,可以自己选定目标,设定方案,需要辅助作案的可以申请相关人员帮助,但目前几起案件,更多的是独立完成,由成员自己选定目标,自己执行,上面的管理者只负责对外宣发。”
陆长风大概理解了他们现在这套管理逻辑。
他们想把审判者塑造成一个英雄的形象,然后通过不断地犯案,打开知名度。
将审判者和正义捆绑在一起,把案件上升到社会高度,观察这样行为的效果,效果好将会长期以这种社会性的方式作案,以此来震慑社会各界人士不要干坏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引发社会各界积极讨论,从爽度上获得了大量的支持,即便后面大家都能认识到这样的行为不对,可话题量有了,他们也和正义私刑挂钩,杀的人也是“该杀”的人,想要的社会威慑力也达到了。
长此以往就会像猫捉老鼠一样,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将这个组织清扫干净,避免他们犯下更多相关的案件扰乱社会治安。
就在他们以为这次审判者不会发东西的时候,审判者又在网上发了一封有关家暴的网络公开信。
一时间审判者又冲上了热搜,伴随着家暴这个话题连续霸榜热搜,顶着这样的舆论,让重案组压力倍增,他们必须查到一些东西公之于众,才能压住这样的舆论,来证明他们警察不是吃干饭的,吃公家饭也在认真地做事情。
根据余畅提供的信息,周瑜几乎把这些人都找齐了,涉及人员高达上千人,分布在不同的省份,他们自己不可能一个个去抓,只能是下发给各个地区,由他们自行安排抓捕,根据事态轻重进行处罚。
最忙的是周瑜,审判者相关的消息,都得由他汇入数据库。
上千个人从事不同的职业,有些比较有分量的,将面临刑事处罚,情节轻微只是参与没有怎么积极参加的,都是教育一番,处点罚金,勒令以后不准再参加这样的组织,遇到什么问题找警察。
至于引余畅加入审判者的墨海,因生意破产逃亡海外,所在国家与中国没有引渡条约,无法将其弄回国接受处罚。
已经发了通缉令,只要他敢回国,立刻抓捕。
而他偏偏是审判者的中层人员,他不归案,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上查。
当这一份关于审判者的调查发出后,社会舆论哗然。
多方媒体联动,从审判者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作案到截止发布通告当天的数据全数公布出来,用事实证明了审判者的出现并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好。
一小部分人认为审判者的存在很有必要,他们就是一把屠刀,能具备刮骨疗伤的作用。
绝大多数网民还是站在警察这一边,支持警察将审判者一网打尽,维护社会秩序。
从舆论角度上,警方完美地扳回一局,挽救了公信力,也让民众看到,警方一直在行动,并且在未来会持续行动,身体力行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网暴、校园暴/力、家暴、潜规则等行为做了定调,成立了民众热线,各地区会为此成立援助小组,为这类事件提供法律援助。
公告发出的第二天,各地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将援助中心筹备好,积极推动事件得到解决。
这一茬儿忙完,时间已经进入三月份,燕城的树都开始抽芽了。
陆长风原本说要跟井玏去南方找个地方度假也没去成。
对于没能彻底将这些人缉拿归案,重案组十分遗憾。
值得高兴的是他们抓住了一千多个潜在犯罪的成员,也算是重案组成立这么久以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重案组全体记二等功。
井玏原本是要实习一年,也因此提前转正,年纪轻轻记了二等功,说是青年才俊也不为过。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