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浮边听边吃,邓宇跟他碰杯的时候他就灌一口啤酒。果然是吃着吃着就热了,盛第二碗饭的时候纪浮把外套脱了搭在椅背上。
里面一件烟蓝色毛衣,万荻声不懂这个,但邓宇懂,因为他有女朋友,没事陪着对象去逛商场,眼光还挺尖。于是问:“你这毛衣看着不错,多少钱买的?”
“忘了。”纪浮回答。
他被没收了所有动产不动产,只能保留一些生活用具和衣物,其中不包括皮带腕表这些配饰。
他也的确忘了这毛衣多少钱,标签都扯了,他嫌扎。
毛衣很衬他,不显纤弱也不臃肿,刚刚好。邓宇又跟他碰一杯,纪浮爽快地干下去,继续啃鸡翅膀。邓宇那边肘一下万荻声,说:“他是研究生呢。”
“嗯。”万荻声看看他。
“怎么样,我在万千简历里一眼相中他了!”
“就他一个投了吧。”
“是的。”
纪浮笑了下,看过来:“就我一个吗?”
邓宇点头:“废话,七百一个月,没保险没这个没那个,谁来啊,就你了。”
纪浮很随意地一耸肩,端起酒杯:“谢了啊。”
“哎不是啊,你这学历要是真的,何苦来我们店呢?”邓宇问。
纪浮咽下混着啤酒米饭鸡肉的一嘴的东西,抽纸擦干净嘴,说:“我之前做金融,就股票证券那些。后来老板出事了,具体说起来太复杂。总之就是他每一步都精准地走在了最错误的点上,比如我们被收购之后他选择先对赌再操盘,而且他心太急了,建仓到拉升不到半个月就拉涨了一千多块,那日K线图跟珠峰似的,我都没反应过来就……”
他说一半,看着两张质朴迷茫的脸,抿住嘴唇。
此时此刻纪浮感觉自己是夏天凌晨烧烤摊上大谈国际局势的秃头大叔。
“咳。”纪浮咣当灌完一杯啤酒,“不好意思,反正我老板蹲牢子,我被没收资产,现在没钱,没房子住,没饭吃,什么都没了,就剩一条命。所以……两位老板,用我吧。”
邓宇没让他一个人干,自己杯里的也喝了,还是不解:“那你可以继续找这个金融方面的工作啊?”
“这行当一个人出事了第二天全知道了。”纪浮笑笑,“朋友啊,客户,同行,一部分在看笑话,一部分在复我的盘,一部分嫌晦气。而且,我也不想干了。”
一直没说话的万荻声问:“可是怎么大老远跑来瑁城?”
“是啊。”邓宇也意识到了,“这么远就为了投我这简历?”
纪浮说:“这是我老家,户籍原地。”
“哦……”邓宇点头。
“你身份证上不是这么写的。”万荻声夹了块洋葱。
邓宇又唰地看过来,眼神警惕:“靠,骗子来的你?”
“因为户口迁过一次。”纪浮说,“我小时候住赵三街,赵三街向西是个墓园,广福陵园,我跟姥爷姓纪,他叫纪巍,是陵园里看坟的。我们住赵三街21号。”
邓宇的脸默默又移向万荻声。
万荻声嚼着洋葱:“广福陵园改名了,现在叫鸿福陵园。”
“哦,那我不知道。”纪浮说,“我姥爷过世了,埋在里头,他走之前交待让一直跟他下棋的罗大爷住着那房子,后来看坟的也就是罗大爷了。”
“罗大爷也走了。”万荻声说。
“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他真是这儿的?”邓宇问他。
万荻声点点头。
小城市的细枝末节比户口本更有说服力,有些东西就是被框死在这个地方的,溜出不去。纪浮补充了一句:“迁户口之前的原户口也是能查到的。”
“信了。”万荻声说话时看着碗,没看他,“但那个房子……”
纪浮很敏锐,立刻明白了,直接问:“那房子有人在住,对吗?”
理论上是他的房子。
姥爷就母亲一个独女,母亲过世五年了,约莫是旁的哪里的亲戚占着住。不过那房子是土坯房,如果以后拆迁,搅合来搅合去还会是他的。
所以当下有人住的话也没什么,他不怕扯这些皮。
万荻声呢,在这一带做修理工,各家各户跑着,谁家什么情况他心里有个大概。邓宇终于后知后觉:“诶?赵三街21号,是那家瘸腿寡妇吗?”
“啊?”纪浮纳闷。
姥爷走了,房子给无儿无女的棋友罗大爷住,罗大爷走了,怎么住进来个……寡妇?
这是个小圆桌,他坐直了些,视线越过中间最大的地锅鸡望着那埋头吃饭的,就一个黑头顶的万荻声:“万老板?”
万荻声抬起头,但他看起来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解释,于是放下筷子,表情像是在找词儿,最后有些无助地看向了邓宇。
邓宇将脸转过来,胳膊肘撑着桌子,跟纪浮说:“那个大姐呢,姓郭,鸿福墓园不是个山嘛,她从前住在山后头的村子里。她丈夫去世之后,她娘俩当时的情况就是一个瘸腿的寡妇带着一个快初中的女儿,住在一个……满是光棍的村子里。”
“天哪。”纪浮惊讶。
“是呢。”邓宇应和。
邓宇又说:“郭大姐本来想带着孩子住到孩子爷爷奶奶家,那好歹不是人多点儿心里踏实嘛,结果那老头老太重男轻女,总觉得她们是觊觎房产,不准他们住进来。最后有天晚上罗大爷在墓园里赶野狗,有人欺负她们娘俩,给罗大爷看见了,救了她们。罗大爷在墓园有个小单间住,就让她们俩住进……赵三街了。”
瑁城的规模是个小乡镇,赵三街是这小城里的老街。
属于十年前就在吆喝着要拆迁了,十年后吆喝哑了,没劲了,就静静地在那儿,成了一截朽木。
趁着纪浮琢磨这事儿的时候,万荻声又一次开口:“那个,我们用你,包吃住,今晚就包,你就暂时别往赵三街住,起码再等个两年,那丫头上了高中就能去学校宿舍住了。”
“嗯?”纪浮还没反应过来,又抬头,在地锅鸡热腾腾的雾气里跟万荻声对视。
他发现万荻声面相虽凶,眼睛却温柔。
纪浮一笑,笑得像从前跟客户谈拢收购一样,眉宇舒畅,甚至习惯性向后靠了靠,肢体语言透着自信欣然:“好啊,明天几点上班?”
“没点,睡醒了就上。”万荻声说。
“行!”纪浮点头。
“吃饭。”万荻声像宣布大事一样,仨人继续吃饭喝酒。
第3章
这是纪浮今天或者说这辈子第二次坐电三轮,他依然不知道手应该往哪儿扶。
纪浮确信这大爷的电三轮是货三轮改的,因为它就是车斗里搁了两把椅子,支了个不太具备防水功效的塑料棚子。整车里唯一的安全设备是大爷脑袋上的黄色工地头盔,后脑勺印有“安全生产”四个字。
大爷甚至没有多余的头盔给他和邓宇。
木头椅子的靠背用栓恶犬的铁链锁扣在一起,另一头扣在电三轮侧栏杆上。比起乘车安全,大爷更注重防盗。
并且电三轮风驰电掣,气势一度压过旁边骑摩托并行的万荻声。
晚上九点整的倒盐巷子很统一,铺面全黑灯关门,上头居民楼错落地亮着灯。三轮刚进巷口,邓宇给他介绍。
“这家理发店,孙姐开的,店里也做美容。”
“那个是弹棉花的,晚上六点辅导小学生。”
“喏,同仁堂,半吊子老中医,里头抓中药外头卖凉茶。”
听凉茶俩字,纪浮感觉自己又冻一哆嗦。
“记下了吗?”邓宇问。
“嗯?”
“还有对面的粮油店,袁大爷的。这几家跟我们关系好,你往后看店的时候要是有事得走一会儿,就去找他们代看。”邓宇说。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