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女眷们一点都不嫌这些布料次,毕竟便宜啊!
陆玄手里的布她们也不是嫌贵,只是太新了平时舍不得穿,布庄这些布拿来做成衣服就很适合平时随便穿穿,脏了破了也不太心疼。
没多久,布庄明面上摆着的布料都被女眷们挑完了。
刘婶不太满意,“老板,你家的布就这点骂?再没别的了?我们还没挑够呢。”
老板不假思索道:“还有货,还有很多!你们等等!”
布庄原来的伙计死在了地震中,后来老板也没有再雇人,他迟疑了一瞬,还是选择相信这些女眷们是真心想换布的,扔下店面去后院取货。
外面观察的灾民们以为她们会趁机跑,不想她们只是聚在一起互相看看对方选中的布,念叨着‘等会儿可得再选个三五匹,这么便宜的布以后说不定再遇不上了’,还有的商量着要给自家男人/儿子做什么样式的衣服。
灾民们:“……”不是很懂你们这些新来的。
老板很快抱着一摞布匹跑过来,见人还在松了口气,把布放下后热情地笑道:“诸位客人再等等,我再去拿。”
没多久,店里空下来的地方都摞满了布,比云麓村的女眷来之前数量还要多。
且这一次老板拿过来的布里有起码三成几乎没怎么褪色,看着和新的一样。
女眷们顿时大感惊喜,“老板你竟然还藏了这些好货!怎么不早拿出来。”说着深怕被其他人抢了先,飞快地出手抓自己看中的。
“大喜家的,我看你之前都拿了五匹布了,这匹留给我吧。”陈大娘抓住一匹湛蓝色的布道。
刘婶子抓住布匹的另一端,眼中满是志在必得,“我们家人多,五匹布哪里够用的,倒是你家只有你和陈荣两个人用不着那么多布吧,这匹还是让给我吧。”
两个人对视一眼,空气中仿佛有无声的火花‘刺啦刺啦’作响。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但凡自己看上的布有其他人盯上,定然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阴阳怪气。
布庄老板:“……”
随着新拿过来的布被她们拿得越来越少,老板既兴奋又有些发愁。
一两匹布的价格确实不贵,可十匹八匹加起来可不少了。
三五十斤粮食哪个普通条件的灾民拿得出来,或者说就算有,又哪里舍得拿来买布?不吃饭了?
灾前他也不是没遇到过脑子一热冲动消费的客人,这类人往往临到结账的时候突然反悔。
换做是男人,碍于面子多少会留下一部分,会过日子的女客可不一样,说不买那是直接全退。
老板实在不想空欢喜一场,在她们反悔之前凑上前去,自以为不经意,实际上非常刻意地反复说:“我这些布之前卖得可好了,要不是闹灾了,绝不可能卖这么便宜,过阵子彻底安定了,多给十倍都买不了。”
“别看布料有些褪色了,但做工是真的没得说,你们买回去肯定不会后悔的。”
女眷们赞同地点头:“确实很划算。”
至于以后还能不能安定,那就不好说了。
她们也不是猜不到老板的想法,刘婶子眼珠子一转,故意说道:“既然老板觉得过阵子价格能涨回去,为什么不干脆多等一阵子再卖?就算这些料子旧了卖不上原价,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白菜价。你就不怕以后后悔?”
其他女眷们微微侧目过来,想听听老板怎么说。
对此老板倒是很豁达,笑呵呵道:“货没了我还有银子啊。现在银子是不值钱,但局势稳定后有银子在,铺子也还在,我还能重新进货东山再起。”
与其留着这些越留越贬值的布匹,不如多囤点粮食。
他估计哪怕以后稳定了,自己也会养成在家里囤个千八百斤粮食和至少几大缸水的习惯。
前两个月的高温是真把他吓到了。
女眷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纷纷冲老板竖起大拇指,“老板有见地。”然后继续快乐地选布。
最初进布庄的女眷只有六七人,后面其他人收到消息陆续赶过来,人数逐渐增加到了十五人。
外面的灾民们看着布庄内热热闹闹的仿佛灾变根本没发生过一样的氛围,神色都恍惚了。
很快,先来的几个选好了布料来到了柜台前准备结账。
老板吞了吞口水:终于到这一步了。
老板紧张又期待地轻点了柜台上的布匹,故作镇定地给眼前的老人家报价,“一共五匹棉布,五匹麻布,一共55斤糙粮或者八成的干粮。”
老人家,也就是林婆婆并没有露出丝毫懊恼后悔的神色,只是问:“豆渣饼和果渣饼可以拿来交易吧?”
为了避免老板误会她想占便宜,还主动从包里把两种饼子各拿了一个递给对方,“你可以先尝尝,都是用足了料的,味道不错。”
这些用加工副产品后遗留的粮食渣/果渣做的饼子她们根本不吃,就算要留应急粮液有营养剂可以选择,这会儿正好拿来交易。
老板半点没和林婆婆客气,接过饼子就用力咬了一大口,紧接着便被满口浓郁的豆香味惊到了。
竟然真的是用全豆渣,没混任何其他杂料做成的豆渣饼!
要知道四大势力卖的那种粗面饼里加了许多谷糠,刮嗓子的很,这个却非常醇香,即便是灾前也是相当不错的干粮。
老板又尝了一口果渣饼,表情更惊喜了。
竟然是甜的!
果香味也很浓,他尝到了苹果,还有梨的香味,甜中只微微带着一点酸,原材料定然是品质极好的水果。
他们竟然舍得把这么好的果子榨成渣!
暴殄天物啊!
老板一边心疼一边三两口把整个果渣饼吃了个干净。
最后才舔着嘴角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迫切地向林婆婆确认:“您真的要用这些饼子换?四十多斤都用这个?”
林婆婆点头,“不行吗?”
老板激动道:“当然行!”简直太行了!
老板当即拿出了比灾前更热情的服务态度,从柜子下面拿了不少积攒的布头给林婆婆当搭头,就连针线包都送了两包。
林婆婆自然很是高兴,很痛快地从包里拿出了对应斤数的干粮。
交易很顺利地完成。
老板小心把饼子收好,继续给第二位客人算账。
后面排队的女眷们也都是用两种饼结算,少则三四十斤,多则七八十斤,老板越算越激动,脸上红光满面,比当年娶媳妇的时候还高兴。
他根本不指望能把这些女客们选的所有布能赚到手。
只要能赚三分之一,不,哪怕是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他都觉得今天没白开门。
结果呢?
这些客人是真大方,选了多少布全拿下,根本没有反悔想退货的。
老板一下子进账了六百多斤面饼子,以及十来斤的鲜肉,少量的腊肉!
肉主要是少部分人还选了一些比棉布更贵的绢纱甚至绸缎。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们竟然有肉!
地震之后县里就再没有肉摊子营业了,城里还活着的百姓和后来的灾民们都断肉很久了。
县衙和赌坊势力青壮多倒是在天不那么热的时候偶尔结伴到野外猎杀野物打打牙祭,但那点肉他们内部都不够分,更不可能流到外面。
布庄老板以前是个无肉不欢的主儿,断肉一个多月,不夸张地说,馋疯了的时候他都恨不得从自己身上割一块肉吃。
今天意外得了这么多肉,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兴奋到极点的老板在刘婶子等人发现铺子里还剩下一些较差的料子,和他讲价让他半卖半送的时候很痛快地答应了。
“拿走拿走,都拿走千万别客气!”这些可是鼎鼎的财神爷!
老板还把柜台下面剩的布头和针线也都送给了他们。
刘婶子等人投桃报李,拿出真空包装的肉给老板看,告诉他这种包装的好处。
“最近雨水多,干粮再耐保存也放不下太久,你要是有意,回头去城东找我们,到时候我们这边的人帮你把这些干粮都包起来,保管放上两三年都不会坏!”
上一篇:我怎么穿越到小说前传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