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也知道自己的水平,被陆川说是中规中矩也不生气,他这个人本来就是这样,唯一比较出格的就是喜欢玩机关木工。
听了陆川的话,苏幕想想也是,虽然可以找枪手是默认的事,也不好大喇喇表现出来,容易落下话柄。
说好了这事儿,陆川就和苏幕他们一起去食堂用膳,因为来得有点晚,提前打好的饭菜已经有点凉了,但还能入口。
用膳之时,因为正好聊到了这事儿,几人便就诗会的情况聊了起来。几人中只有陆川没有参加过诗会,于是全程没有多说话,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时间很快就到了诗会那天,正好是雪停的第二天。因为是临时决定的,即便是在相国寺这种公开的场合,也没有多少人来打扰。
大地一片苍白,唯有凛冽的梅花挂在枝头盛放,鲜艳的梅花成了大地的点缀,雪后的相国寺陷入了寂静中。
直到上山的路上出现了第一架马车,马车后面还缀着一溜的车,马车牛车骡车都有。
马蹄声踏破了这片天地的寂静。
来到了目的地,国子监的学子陆陆续续地下车,他们有些是坐自己家的车来,有些住在国子监里的学子,则几个一起到车马行租一辆马车。
陆川是坐马车来的,身边只带了陈青石一个人,这次诗会,允许带一个书童来跑腿。
陆川下了马车,深深吸了一口冷气,野外的空气果然清新,虽然冷冽,却扫空了他一路坐车的困倦。
陆川和苏幕他们四人的马车出发时是排在一起的,此时也跟着一起下车。
苏幕一下车就便看到了这一幕风景,古老的寺庙在白雪中伫立着,鲜艳的梅花枝头攀上墙角,点缀在白墙上,寺庙后面是绵延不断的梅林。
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出现在苏幕眼前,引得他诗兴大发,诗会还没开始,就随口作了一首诗。
至于谢宁安排报社来这里的两个记者,坐着骡车先他们一步到达相国寺,正在里面厢房等候。
来的人是张俞白和另一个比较出色的记者,叫李含微。这李含微听说是个童生,被家里人逼着考了个童生后,便再不想继续考,正巧这时报社招工,就来应聘了。
他们二人是这一批记者中最优秀的,不管是写稿子还是观察能力交际能力,综合下来是最好的,被谢宁派来做记录,然后回去编纂成稿。
而谢宁自己因为起得晚,还需要回娘家和谢母汇合,再一起来相国寺还愿,现在应该还在路上。
第89章 小溪
在京城到城外相国寺的道上,几辆马车有序行驶着,速度并不快。道上的积雪已经被官府安排的人清扫干净了,但仍然有些滑。
谢母和大嫂坐一辆车走在前头,谢宁的马车跟在后面。
谢宁坐的马车,除了白玉荷花随身伺候外,还有一个小孩,正是报社的报童小溪。
现在的小溪跟之前相比,脸上的肉多了一些,瞧着更加可爱了。这些日子以来,报社每天都提供餐食。
给他们做饭的黎星哥儿,做饭很好吃,哪怕是大锅饭,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依然很不错,所有的报童每次吃饭都会把分给自己的饭菜吃完。
黎星分给每个报童的饭菜分量是一样的,就算是三岁的小溪也不例外,他每次都吃得肚子滚圆,仍然有些吃不完,然后分给哥哥大河吃。
在报童们的肠胃都适应了之后,黎星做的饭菜油水很足,小溪每天吃他做的饭菜,跟上了营养,脸圆了一圈,本来有些干瘦的手脚,现在也渡上了一层嘟嘟的肉。
小溪可谓是变化巨大,白白净净又肉嘟嘟的,再加上眉心的红痣,比以前更像个小仙童。
至于他为何会在马车上,这就不得不说他在报社这段时间的经历了。
报社招的这一批报童,共计二十四个人,除了小溪外,全是男孩子,没有一个女孩。
女孩或者小哥儿是无法单独在外乞讨流浪的,除非她或他本身很强悍。能在外流浪的女孩小哥儿,要么是家里重男轻女轻哥儿,把人丢掉减少伙食;要么是家里发生了变故,不得不流浪乞讨。
但她们通常是流浪几天,就会被人捡走,或是被捡回去当童养媳,或是被青楼小院捡回去培养,长大后给他们赚钱。
像小溪这样流浪了半年的小哥儿,算是比较少见的。也幸好他有个好哥哥,去哪都带着他,才不至于沦落到那些地方。
小溪从小跟着哥哥流浪,一起吃一起睡,就没分开过。现在有了报社的活计,两人的生活也算是有着落了。那么就不得不想到一个现实的问题,男子和小哥儿之间的大防。
小溪现在才三岁,跟哥哥一起住自然是可以的,但他们睡的屋子,不只是他和哥哥两个人,还有好几个七八岁的男孩子。
大河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他糙惯了,又没了爹娘教导,自然不懂这些。
谢宁一开始也没在意,还是有一天黎星找上来,他才反应过来。
当时谢宁来报社巡查,正逢中午便在报社用了膳,就是黎星炒出来的大锅饭。谢宁来京城后就没吃过大锅饭了,难免有些怀念,而且黎星做得还不错,他偶尔会吃一两顿。
谢宁正吭哧吭哧地吃着饭菜,黎星找上门来,说自己有事要跟东家说。
谢宁当时一愣,不知道黎星要跟他说什么,报社很多事情是荣斋先生在对接,包括对黎星的安排。
他虽然是把黎星招来的人,其实没怎么接触过。
黎星为人有些沉默,平时不太跟人说话,只默默做事。谢宁实在想不出他怎么会突然找自己,但还是让他进来了。
谢宁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身边伺候的人把桌上的东西都撤了下去,并上了一壶茶水,让谢宁消消食。
黎星有些紧张,双手攥着衣角,不敢抬头看向谢宁。
看他这个样子,谢宁只得出口询问。
“你有什么事吗?”
谢宁开办报社这些日子以来,接触过的人比前面十八年都多,像黎星这样性格的人也不少,三棒子打不出一句话来。
谢宁一开始对这种人很烦躁,一件事总得问上两三遍才肯说,经历多了,便多了几分耐心。
黎星倒是没让谢宁问第二遍,虽然有些紧张,但口齿还是清晰的。
“东家,我看小溪是个小哥儿,虽然才三岁,但总跟着他哥哥和一群小子住一起,会不会不太好啊?”
黎星白净清秀的脸上,一半是紧张,一半是担忧,可见他是真的在为小溪着想。
黎星半生孤苦,小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叔伯侵占了家产,却不愿意养他,便把他扔给了有婚约的白家。
白家碍于上一辈的情谊,而且黎星和自家儿子也有婚约,便把人收留了。
只是他还没长大就到了夫家,难免被当成童养夫,小小年纪洗衣做饭照顾白家人。
后来长大了,白家郎君考上了秀才,白家父母就不想让自家儿子娶个没娘家没助力的夫郎。黎星虽然长得好看,但性子太过木讷不爱说话,白家郎君不喜欢。
要说白家不喜欢黎星这个儿媳,可以直接退婚,但黎星在白家干了十几年活,且离开白家后没有去处,他们怕被人戳脊梁骨,到底不敢随便退婚。
直到这次过年黎星被拐,他们才有理由以名声有损退婚,且不被人说嘴。
黎星被退婚后一开始是恐慌的,感觉没了活路,幸好谢大人宽厚,给他找了份活计,凭自己也能生存下去。
来报社上工之后,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干活,把报社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尘埃。做的饭菜也很认真,谢宁来报社吃饭的时候,更是用心了几分,尽量让东家吃得更好。
看到小溪的时候,黎星觉着这个小哥儿跟自己很像,也是从小没了父母,但他比自己幸运,有一个好哥哥护持着。
于是黎星对小溪便多了几分关注。
大河到底是个半大小子,能靠乞讨把弟弟养活就不错了,哪里会想到其他的。一开始小溪的头发是枯黄又乱糟糟的,穿着一身破烂又不合身的衣裳,完全符合一个流浪小孩的形象。
还是黎星看不过去,花了半天时候给他洗发梳顺,扎上三个小发包,又用自己的工钱买了块布,给他裁了件新衣。把人打扮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